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证券公司作为金融中介机构在我国金融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我国资本市场进程的加快,浮动佣金制和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使证券公司经纪业务的利润空间越发狭小,加之混业经营的逐步放松,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业务也逐渐向证券业渗透,国外有实力的投资银行开始进军国内市场,我国证券公司面临内忧外患。业务结构不合理,外部环境的激烈竞争倒逼我国证券公司寻找新的突破点,业务创新多元化转型势在必行。2012年券商创新大会召开,我国证券公司创新发展进入加速的轨道,迎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局面。在金融创新的大背景下,资管业务、融资融券业务、约定回购式交易业务、股权质押回购业务、期货经纪业务、新三板业务等创新业务发展势如破竹。我国证券公司业务结构朝着均衡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基于近年来金融创新的背景,本文以我国上市证券公司为研究对象,以业务结构为切入点,通过对我国证券公司近年来业务多元化发展的深入研究和理论分析,创新地提出业务多元化与经营绩效和风险之间非线性关系的猜想,并实证加以验证,以期对我国证券公司近年来创新多元化转型发展的效果进行总结,并结合我国特有的经济环境,从监管,行业以及我国证券公司自身角度提出合理建议,以期能够促进我国证券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本文首先从业务多元化与经营绩效,业务多元化与风险两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第二章介绍了业务多元化对经营绩效和风险影响的理论基础和作用机理,第三章介绍了我国证券公司业务多元化的发展历程,并对我国证券公司业务多元化发展现状以及经营绩效与风险的状况进行描述。近年来,我国证券公司创新业务对总收入的贡献比逐渐增加,多元化程度加深,但创新业务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监管限制和一些制度的不匹配使创新业务的发展受到制约。第四章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业务多元化与经营绩效呈倒U型关系,与风险呈U型关系,且现阶段均处于倒U型(U型)的右侧,说明目前我国证券公司对传统业务的依赖仍然较大,随着多元化的深入,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撑,我国证券公司资金规模普遍较小,创新多元化发展显示出后劲不足的情况。业务多元化的风险分散效应在样本期内较强,但现阶段有逐渐被新业务带来的风险对冲的趋势。实证结果还显示,财务杠杆率,成本收入比等也对我国证券公司经验绩效和风险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未来我国证券公司业务多元化发展过程中,应在成本管理、风险控制、财务杠杆利用、规模合理扩张以及监管力度调控等方面更多关注,各方配合,促进我国证券公司升级转型和我国证券业的健康发展。本文的最后基于实证结果提出政策建议,我国证券公司在实行业务多元化时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情况,谨慎配置多元化业务结构,走特色化经营之路。金融创新背景下的多元化转型需要一个过程,在发展创新业务的同时,更要注重传统业务的转型和风险管理;我国监管部门要适时调整监管职能、适当放松创新业务的限制、缩短试点周期、提高财务杠杆率上限,可以让我国证券业真正实现市场化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