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政府大力倡导公办、民办并举的当下,民办幼儿园是解决入园难问题的重要支柱。但在一些民办幼儿园里,还存在着比较普遍的集体教学“小学化”倾向。究其原因,在于:其一,园长、家长用显性教学成果来评价教师工作;其二,幼儿园缺乏教研氛围,教师自我发展需求动力不足;其三,教师音乐PCK水平不高。本研究以美国斯坦福大学舒尔曼(Shulman.L.S)提出的PCK(学科教学知识)为理论基础,综合了Veal和Makinster、Grossman、King和Cochran等人对PCK内容的分类,形成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将提高民办幼儿园教师音乐PCK(特定学科内容教学知识)作为研究切入口,让民办幼儿园教师在提升“音乐教学目标统领性”“特定音乐作品内容”“情境性”三方面音乐PCK的基础上,有效地开展音乐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纠正该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小学化”倾向。本研究以一所16个班规模民办幼儿园的教师为研究对象,以日常音乐教学为载体,采用问卷调查、案例分析、观察、访谈等方法,通过三个阶段对音乐教学“小学化”倾向进行干预。第一阶段是了解原有经验,基于三个音乐教学实录的分析和教师问卷的整理,了解民办幼儿园教师原有音乐PCK;第二阶段是激发认知冲突,通过组织民办幼儿园教师对小学音乐教学和幼儿园有效音乐教学的观摩、对比、分析、梳理,使其厘清“小学化音乐教学行为”“有效幼儿音乐教学特质”等相关认识;第三阶段是教学情境的实践干预,即通过对音乐教学过程的干预,减少民办幼儿园教师音乐教学“小学化”倾向,为其音乐教学知识的进一步提升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研究发现,本研究采取的“激发教师自我认识”“学习交流提高理论水平”“实践指导促进方法运用”三种策略,有效地提升了所干预民办幼儿园教师的音乐PCK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民办幼儿园教师音乐教学的“小学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