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金属核壳结构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uuuuuu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以其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而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具有核壳结构的催化剂,依赖于双金属的协同效应和配位效应,在降低贵金属用量的同时又提高了催化活性,使其在有机和无机反应中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我们通过分步还原法合成了活性炭负载的Fe@Pd催化剂,经过TEM、XRD、XPS、VSM等一系列表征分析,说明该催化剂形貌均一且具有较高磁性。在反应温度为70-80℃,反应时间0.5-1h,Fe@Pd/C催化剂对于碘代和溴代芳烃与苯硼酸的反应中都表现了高效的催化活性。反应结束后,可以通过磁铁进行回收再利用,循环使用5次以后,产率依旧能达到86%。利用核壳结构的优点,我们又通过PVP模版法设计了一种石墨烯基的Ni@Pd双金属催化剂,并对其进行联氨氧化反应的研究。通过TEM测试,镍钯核壳纳米粒子均匀的分散在氧化石墨烯表面,平均粒径大约在4nm之间。通过对不同的镍钯质量比的催化剂进行电化学测试,最终发现Ni7Pd3负载到氧化石墨烯上对联氨的氧化效果最好。同时,计时电流测试(i-t)结果表明了 Ni7Pd3/rGO催化剂有良好的催化寿命。以上所有结果均表明Ni7Pd3/rGO催化剂在联氨燃料电池中是一种高效的电催化剂。
其他文献
MD-TX100型电击防暴器是新型的防暴器械,为了对该防暴器进行有效性及安全性的检测,使其能更好的投入到防暴任务中。本研究利用该防暴器电击,测试了比格犬电击不同时间点心电
随着人工智能、电子技术及新材料学科的飞速发展,柔性应变传感器作为一种新型可穿戴设备,在医疗健康、人体运动检测、机器人皮肤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为了顺应智能化时代潮流,为大众生产生活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本文设计研发了一款基于炭黑-多壁碳纳米管的孔状阻变式柔性应变传感器,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柔性应变传感器的制备。选择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基体材料,白砂糖为制孔剂,借助白砂糖的高水溶性,采用超声分散及高温加
随着我国对食用油的需求量逐年攀升,人们对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针对当下榨油机系统控制功能单一以及依赖于手动调节喂料电机转速引发的产品质量稳定性差、工人工作强度高等问题,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与云数据库技术的多功能榨油机控制系统,对榨油加工领域中的主要生产设备螺旋榨油机进行智能化开发。本课题以满足榨油生产线的技术要求与工艺需求为前提,选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作为控制器,编制PLC控制程序
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肺外并发症患儿和不合并肺外并发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探讨和分析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合并肺外并发症的高危因素,从而指导临床科学、合理而且及时的干预和治疗,减轻甚至避免肺内外合并症的发生。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在天津市儿童医院呼吸二科收治的诊断为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共计155例,根据患儿是否合并肺外并发症,分为
油松(Pinustabuliformis)为松科松属常绿乔木,其喜光、耐旱、根系发达,有较强的抗贫瘠能力和适应性,已成为黄土高原地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人工种植油松时,多为一穴一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室内定位技术由于具有低成本、高精度、扩展性强等优势而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一般的WLAN室内定位技术由于需要待定位目标
本文简述了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及其发病机理和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药物Belinostat的作用机制、药效动力学、临床研究以及合成工艺概况。本文经
近年来,互联网经历了十分快速的发展,并且随着各种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以推特、微博为代表的社交网络方兴未艾。社交网络作为网络信息流动的载体,本身具有方便快捷,短小灵活
聚阴离子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具有原料来源丰富、安全性能好、结构稳定、成本低廉和电化学性能较好等优点,故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单斜磷酸钒锂正
刺激响应性高分子材料受到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将聚合物的刺激响应性能与发光性能结合在一起,使得它们更容易用于各种生物应用。在本工作中,我们设计合成了两种含氮的多刺激响应聚合物:偶氮苯衍生物和光致发光的聚乙烯亚胺,并对它们的刺激响应性和荧光性能进行了探究,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设计合成了一种含偶氮官能团的超支化聚酰胺-胺(HPA(Azo)),发现其水溶液能对紫外光、二氧化碳、pH刺激产生响应,结构发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