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脊波导无源器件的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cqy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无源波导器件有TE/TH型功分器、波导魔T、定向耦合器和滤波器等。目前这些器件发展面临几个主要局限:首先,受到单模传输条件的限制,很多波导器件的相对工作带宽较窄,致使高频微波的宽带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其次,波导器件多为三维结构,互相之间需要用法兰盘连接。同一系统中如需多个波导器件,连接的难度将会增加;最后,波导器件多为刚性器件(柔性波导由于价格昂贵,普遍应用可能性很小),在设计和装配过程中,弯曲和扭转都比较困难。以上情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微波系统的发展。因此,研究宽带、小型化的波导器件将成为微波系统发展的必然需求。本论文的主要工作为利用脊波导展宽常用无源波导器件的工作带宽,同时从器件的准平面化、输出相位差、端口方向一致性、功率容量等多方面提升器件的性能。论文主要创新点可总结为以下五个方面:1、实现反相位输出的宽带波导功分器。与传统结构的功分器相比,该结构可在端口互相平行布置后实现宽带等幅反相位输出,可应用于相控阵天线等有反相位需求的微波器件中。它由波导T形结的输入端口绕其轴线旋转90°得到,通过添加多级脊波导匹配器,实现了较宽的工作带宽。2、研究波导器件结构准平面化的设计方法。文章中探讨了波导器件在准平面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部分结构提出了解决方案。最终得到的准平面结构有准平面波导魔T、准平面TE01-TE20模式转换器、准平面反相功分器等。这些准平面结构设计方案可以帮助微波系统实现小型化设计,减少加工和装配误差对性能带来的影响。3、提出一种新型的平行输出宽带波导模式转换器。此结构可以抑制输出端口中的TE10模式,在30%的相对带宽内实现95%以上的TE01-TE20模式转换效率。它的结构左右对称,并且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的电场极化方向不同。在结构中还采用多级脊波导匹配器,用以拓展带宽。4、提出双通道宽阻带的波导谐波抑制器设计方案。该方案在不增加滤波器外部尺寸的同时,有效增加了电容加载型滤波器的功率容量。文中首先讨论了T形脊电容加载对谐振频率的影响,再结合波导功分器,搭建了双通道宽阻带的谐波抑制器结构,并验证此设计的可行性。5、提出脊孔耦合新方案。这种方案突破了传统脊波导定向耦合器在金属壁非脊区开孔的方式,增强了脊波导与外界传输线之间的耦合。这样既保持了脊波导宽带传输的优点,也克服了脊波导由于电场集中在金属脊与盖板之间,与外界耦合比较弱的缺点。以上创新均对波导无源器件的设计提供了更广阔的设计思路。在论文的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乡村生态旅游为研究对象,分析国内外相关案例和研究进展、查阅文献资料、现场调研等方法进行收集、借鉴、总结并探讨了乡村生态旅游的相关概念、规划理念、规划原则
结合某地铁车站暗挖施工对邻近桥基影响的这一实际工程问题。运用ABAQUS软件,在对施工过程进行动态模拟的同时,重点研究了施工过程中19—3号桥基的变形和受力状态以及桩-土相互
本文通过在稻秸中分别添加乳酸菌制剂、酶制剂、乳酸菌和酶制剂,以不加任何添加剂为对照组,研究不同添加剂对稻秸发酵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乳酸菌能明显改
<正>1、通过对商业银行内控制度的建立、完善、执行情况进行再监督,发现经营管理的薄弱环节,从源头上遏制风险隐患。对银行风险筑起三道防线:业务管理岗位——一道防线;财务
以沈阳地铁4号线观泉路站为背景,对暗挖隧道施工中的一级风险源——隧道侧穿高架桥的施工过程进行了仿真数值模拟。按照国家相关规范标准,桥桩间的差异沉降不得大于5 mm,这对
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恶化、银行竞争加剧,市场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迫使银行从原有粗狂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与营销转变,银行的竞争不再是单一存贷款规模的竞争,零售业务
巡飞弹是一种在目标区上方进行“巡弋飞行”、“待机”执行多种作战任务的新概念弹药,是无人机技术和弹药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发射后,其完成“弹药”状态到“无人机”状态的
web新技术的不断注入,传统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移动互联网的蓄势待发都对该课程的内容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对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在校生进行调研及需
共益债务在企业破产程序中,具有优先清偿的属性,其认定与清偿关乎债权人的核心利益,也影响着整个破产程序的进行。在破产法实践中,出现了共益债务认定语义扩大化的现象,将不能使全体债权人受益的“共损债务”,也视为共益债务。这种现象,也表明共益债务的认定标准亟待明确。对于共益债务认定的主体,立法并无明文规定,也带来很大的争议。同时对于共益债务认定与发生的救济,共益债权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应当以何种程序进行,
对于细菌性土传病害番茄青枯病的防治,使用化学药剂效果不佳,且对环境不友好。依靠生物菌剂防治该病害是一新的有效途径。在保护地施用50亿活菌/g解淀粉芽孢杆菌菌剂进行番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