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侗族传统村落植物造景及特色植物景观形成机理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33861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黔东南侗族传统村落植物景观特征及形成机理,采用分形理论、林分空间结构参数、间隙度指数研究了黔东南侗族传统村落植物景观空间形态结构,采用群落学调查法调查样地88个,问卷调查法及实测法收集植物景观相关资料及各指标数据,运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确定了黔东南侗族传统村落特色植物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正态分布法确定了植物景观阈值,并基于植物景观特征探究传统村落特色植物景观形成影响因素,最终得到黔东南侗族传统村落植物景观形成机理。该研究对侗族传统村落植物景观保护与维持具有重要意义,对特色植物景观传承与发扬具有重要价值。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共有维管束植物248科,726属,938种,其中被子植物209科,662属,866种,裸子植物15科,24属,26种,蕨类植物24科,40属,46种。按植物的生活型统计,共有乔木214种,灌木216种,草本477种,藤本45种;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和复杂性,以热带性质的分布式占明显优势;植物群落可划分为6个植被型,30个群系,55个群从;整体上Margalef指数(4.3752)、Shannon-Winener指数(1.0538)、Simpson指数(0.8075)、Pielou指数(0.3459)水平较高,且远高于城市植物群落。(2)黔东南侗族传统村落植物群落整体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林木生长优势程度处于中庸状态,处于中强度混交;以泰森多边形法与传统四株树法计算出的植物群落景观空间结构参数具有较高一致性,同时表明泰森多边形法在传统村落植物群落景观空间结构中具有较高的适用性;乔灌层对空间占据能力较弱,肌理破碎且利用资源能力较弱,复杂性程度较低;研究区各群落景观稳定性均为不稳定状态。(3)以黔东南侗族传统村落园林植物资源为基础,结合实地调研总结侗族传统村落植物与其它景观要素(建筑、道路、水体、山石)搭配特点,为黔东南侗族传统村落的树种选择、配置模式提供依据;将黔东南侗族传统村落体现出的植物造景理念与原理、原则、手法、功能等内容归纳总结,形成黔东南侗族传统村落植物造景基础理论体系。(4)黔东南侗族传统村落特色植物景观指标体系分为两级,一级指标4项,分别为景观感知(0.0847)(括号内为权重,下同),生态价值(0.1788),人文特色(0.3788),形态结构(0.3577),二级指标21项;从模糊综合评价结果来看,以森林、庭院、风水林类型得分最高,农田、古井、古树、宅旁、祭祀、道路、经果林次之,河流、广场、菜地得分最低;黔东南侗族传统村落特色植物景观阈值下限为4.3242,综合得分低于阈值下限的植物景观样地占比为9.09%,低于该值的群落表现出人文特色缺失、群落结构简单、群落稳定性差等问题,生态价值低于阈值样地占比最高(10.91%)。(5)侗族传统村落植物景观有别于城市、其他地区传统村落,极具地域性与民族性特色,其形成和演变受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双重影响,人文因素(侗族传统民族文化、经济技术发展、社会组织结构等)之间相互作用、自然因素(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文条件、土壤条件)之间相互作用,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之间的双重作用下,形成独特的侗族传统村落植物景观。
其他文献
随着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灾害评估和农作物产量评估等领域。语义分割作为计算机视觉中的关键任务之一,它可以对图像中的每个像素进行分类。由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具有背景复杂和目标尺度差异大等特点,传统的语义分割方法对遥感影像处理的效果并不理想。深度学习技术在近几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将其应用于遥感影像的解析中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对基于深度学习的语义分割方法在高分辨率遥感
本文旨在从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育肥猪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肉比、腹泻率、基础日粮成本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设计试验,探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育肥猪生长性状的影响。一、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育肥猪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料肉比的影响试验采用60头体重60kg左右的育肥猪,随机分成对照组、抗生素组、试验I组(添加0.5%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试验II组(添加1.0%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和试验III组(添加1.
互联网在进行无线通信传输时,其传输安全性、传输效率以及传输质量等因素尤为重要。因此对无线传输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改善无线通信的传输性能,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是基于SDN技术的LDPC的联合优化,具体工作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对传统的LDPC校验矩阵的构造算法进行学习和研究,提出改进后的PEG算法与矩阵移位算法相结合的方案来实现校验矩阵的构造。首先根据校验矩阵中各节点的编号以及当前需构造
双切换系统(也叫切换马尔可夫跳跃系统)作为一类新型的混杂系统,由于同时存在确定性切换信号和随机切换信号,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大量应用。正系统是一类较为特殊的动态系统,由于其状态轨迹被严格约束在状态空间非负区域的结构特性,在实际工程领域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本课题研究对象为双切换连续线性正系统,和一般双切换系统相比,这类系统既具有双切换系统的性质又具有正系统的性质,两者共同作用所诱导产生的复杂特性使得
β-Ga2O3是一种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具有高击穿电压以及良好的巴利加优值,禁带宽度高达4.8eV。在大功率器件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且在紫外探测器和气体传感器领域也得到应用。目前国内外对于β-Ga2O3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材料的制备、掺杂、刻蚀以及β-Ga2O3基光电探测器等领域。随着器件及工艺技术的进步,基于β-Ga2O3的集成电路将成为发展趋势,电阻、电容等无源元件是集成电路中必不可少的关键
句子级别关系抽取任务旨在识别句子中两个实体之间存在的语义关系。由于句子包含的词数量有限,导致关系抽取任务存在特征稀疏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特征演算的方法用于关系抽取任务,以充分获取句子的语义特征和结构特征。该方法使用关系实例中两个实体将句子的特征分组为不同的集合。然后,利用集合操作和逻辑运算对特征集合中的特征进行运算生成复合特征。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特征演算的关系抽取
我国传统村落作为历史变迁的见证者,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中具有地域特色的黔南布依族传统村落受自然与人文环境影响,蕴藏了丰富的民族文化与人文精神。然而,在受到快速城镇化及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迎来了新的挑战,现有的传统村落空间适应能力不能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本文针对黔南布依族传统村落空间适应性进行深入探究,通过提升黔南布依族传统村落空间适应能力,对传承布依族村落历史文化脉络
磁共振扩散成像(Diffus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 MRI)是目前无损检测组织微观结构的主要手段。但由于较长的成像时间以及易受运动影响,导致图像信噪比较低同时给病人带来不适。为了缩短成像时间,压缩感知技术被引入,通过从欠采样的数据恢复得到全采样数据的方案,可以达到加快成像速度的目的,因此在磁共振成像重建中得到广泛应用。在d MRI领域,已有基于传统压缩感知
苦荞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还含有芦丁、槲皮素、没食子酸、绿原酸、2,3,4-三羟基苯甲酸等酚类物质。已有研究表明,苦荞具有抗氧化、抗癌、降血糖等多种保健功能,酚类化合物是促使苦荞发挥这些保健功能的重要组分。人体胃肠消化是食品进入人体的必经过程,该过程可能会改变食品中酚类化合物结构、性质,以及与其他成分的结合方式,影响酚类化合物的释放,进而影响其生物利用率。因此,本文在优化评价苦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各类数据中的大量有利信息得以被挖掘和利用。然而,由于机器学习技术的复杂性,许多不具备数据挖掘能力的企业、机构或个人受到自身计算能力的限制,无法从数据中挖掘出有用的信息,只能委托具有超强计算能力的云服务提供商对数据进行代理挖掘和学习,且由此带来的用户隐私数据泄露等安全问题日益显著。因此可见,构建安全的模型外包训练方案以避免用户隐私数据的泄露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