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词汇的语用研究及其对二语词汇教学的意义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hanyushan10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汇是语言系统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它无论在一语还是在二语教学中都发挥着至关紧要的作用。很久以来,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着这一领域。近年来,研究人员从心理学和认知学的角度涉猎词汇研究,将注意力集中在语言学习者的心理词库上,从语音、句法、语义等多重角度试图弄清语言学习者的大脑如何识别、储存、组织和提取单词。研究已经取得了初步的结论,并为一语和二语的词汇教学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然而,对语言学习者的心理词汇的研究仍不充分。语言学习者的词汇能力最终会反映一个人的语用能力,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又影响到词汇的习得或学得。对心理词汇进行语用研究将会为词汇研究提供一种崭新的途径,为二语词汇教学提供新的启示。根据这一设想,作者以越来越多的二语语用能力习得和学得相关文献为基础,探索了语言学习者一语和二语心理词汇形成、发展和作用过程中语用因素的重要影响,说明语言学习者心理词汇的形成、发展和作用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一个语用化的过程,而且心理词汇每一阶段语用化过程的探索,对词汇皆有其重要的教学法意义。论文以论述词汇在语言能力中的重要性(第一章)和相关文献综述(第二章)开始,提出进行该研究的原因;然后对词汇及其发展做笼统的描述(第三章),并探索了语用学与心理词汇的相关性(第四章),为随后对语言学习者心理词汇,特别是二语心理词汇的语用研究打下基础。由于二语心理词汇受到一语心理词汇的强烈影响,且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集中论述二语心理词汇诸方面之前,文章首先对一语心理词汇的语用属性作简要论述(第五章)。接下来的诸章多维度地从语用角度集中讨论二语心理词汇的方方面面:一般属性(第六章),形成过程(第七章),呈现与处理(第八章),提取(第九章),其他重要影响因素(第十章)。结束讨论之前,文章对整个研究的教学意义作了总结(第十一章)。结论部分(第十二章)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同时提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其他文献
本文从探讨我国传统汉英词典编写方法的局限性入手,就如何利用名家的翻译材料建设平行语料库,以及如何利用因特网信息资源建立对比语料库,进一步提高汉英词典词目翻译质量等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主要关注过渡语知识如何发展。本论文着重研究过渡语知识的一个方面,即中国学生英语冠词过渡语知识。一项探索性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学生对某些冠词用法掌握较
研究表明,由极限平衡法确定的滑动面、安全系数存在一定误差,强度折减法以弹塑性力学为基础,能准确给出真实稳定系数的下限。本文以武汉某基坑为例,以强度折减法为基础,采用f
笔者以亲身参与的中芬合作设计为实例,以设计机制为论述重心,以芬兰设计与政治经济发展的差异为思考发端,从政府对设计创新的政策支持、业主对设计目标的清晰界定、建筑设计
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城市规划的落实做出了阐述,并对发展过程中的成果及现阶段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意见.旨在推动公众的参与程度,切实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对人民
博物馆是开展社会教育的天然场所。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基础上,民国知识界形成了博物馆是社会教育的主体.社会教育是博物馆主要功能的共识,认为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