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贸易增长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三元边际的视角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qin23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20多年,世界贸易表现出了惊人的增长速度,发展势头远超过全球经济增长。然而,近几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贸易增速放缓。经济冲击及其带来的出口波动使人们深入反思现有的外贸增长模式。自十七大以来,国家就提出要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立足以质取胜;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了推动外贸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必要。贸易增长成为当前世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各国、各产业贸易增长如何变化,中国的贸易增长沿着哪条扩张路径实现,贸易增长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对这些问题的探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从国家和产业层面对各国(地区)贸易增长的特点和波动进行分析。发现世界整体出口增长波动大,除中国外,贸易规模较大的国家通常表现出较低且稳定的出口增长率,贸易规模小的国家出口增长率往往较高,但在这些国家极高的出口增长率背后,更多的是出口增长的大幅波动。产业层面,资源型产业的出口增长波动最明显,面临外部冲击时下降最快;劳动型产业的出口增长较缓慢;资本和技术型产业的出口增长波动较一致,近两年这两大产业的出口表现相对较好,负增长率低。  为了进一步分析各国贸易增长的依赖路径,本文从三元边际视角出发,发现1995-2015年期间,多数收入水平较低、贸易规模较小的国家主要依靠扩展边际实现出口增长;少数收入水平高的国家主要依靠价格增长拉动出口。在不同要素密集度产业的出口上,各国的出口增长路径表现出更大的差异。中国的出口增长是三元边际共同拉动的作用,但仍以数量边际对总出口增长的贡献最大,在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出口依赖路径上均如此。  贸易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中,本文对多国和单国模型分别进行回归。将三元边际作为因变量,多国模型中选取经济规模、外部需求、FDI、技术创新、贸易成本、汇率、金融发展水平、外部冲击等为自变量;单国模型均以相对变量的形式出现。结果表明,经济规模、技术创新、FDI对三元边际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贸易成本、实际有效汇率、外部冲击的影响显著为负,以贸易成本的抑制作用为最;金融发展水平将促进扩展边际而抑制数量和价格边际增长。就中国出口增长而言,自由贸易区的创造效应对贸易增长的影响不容小觑。  最后提出,中国应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进一步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进程,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实际利用率,吸引更多的FDI;积极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进程,提升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从而尽快实现贸易增长模式从数量型到质量型的转变。
其他文献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的发展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我国有着典型的
“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新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与中亚地区贸易往来更为密切,贸易合作日益深化,而交通基础设施的水平在国际贸易往来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交通基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