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共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先锋化、网络化趋势,公共文化服务的空间、时间、领域、品种等都需要随之进行更新和提升。一方面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国家体制内文化资源短缺,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民的文化需求;而另一方面,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民间文艺社团等社会文艺组织逐渐成长壮大,成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生力军。公共文化产品的创造、生产、提供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内容,公共文化产品的数量与质量直接决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也展示了国家文化建设成果,如何充分利用社会文化资源,培育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主体,调动社会文化机构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成为各级政府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深圳南山区公共文化产品社会化运作为研究对象,查阅运用公共文化产品社会化的相关理论,结合南山区地域历史、人口特点,深入考察了深圳南山区文化局、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基层单位,获取了南山区文化设施、文化队伍建设情况和文化活动服务基本状况,采用归类比较、数据分析等方法,对南山区现有文化资源和传统管理模式下公共文化存在的供需矛盾、体制内人才局限、公共设施闲置等问题进行了梳理,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路径是政府动员社会文化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的公共文化产品生产机制。论文通过对南山区企业参与图书馆共建、公益文化活动社会招标、社会公益文化艺术活动资助、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四个具体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具体阐述了南山区政府以市民诉求、城区建设目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提升区域文化品位为指导思想,在公共图书馆开放、公益文化活动组织、社会公益文化艺术活动扶持、博物馆建设等方面采取的新做法和取得的成果。论文研究了公共文化产品社会化的改进措施,探索了公共文化产品社会化运作的方式方法,并且提出强化政府引导作用、加大政府的财政支持和绩效考评力度、加大宣传建章立法、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是公共文化产品社会化运作的实施保障,同时论述了公共文化产品社会化具有必然性、公共文化产品社会化运作模式具有多样性、公共文化产品社会化运作必须坚持公益性和公共文化产品社会化的政府主导性。最后总结出只有建立公共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社会参与机制,培育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资源和生产主体,拓展生产渠道,更新公共文化产品的领域和种类,才能丰富公共文化产品,提升文化产品质量,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差异性、分众化、多样性的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