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主义视野下的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i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逐步发展,生态主义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它以一种全新的概念,阐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想,应用于各个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是互利共生关系,与生态主义教育思想主张师生和谐平等、共享共生的理念是一致的。师生关系自古以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师生关系的状况是影响教学质量的直接因素,所以建立生态主义和谐师生关系是人类的共同追求。生态主义思想为师生关系的研究开拓了新视野,也反映了生态文明教育对当代教育的价值诉求。[1]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对师生关系的研究始终停留在“以学生为中心”或“以教师为中心”的二元论思想中,忽视了教师与学生的共同主体性特征,忽视了教师与学生的共生共融关系,异化了师生关系。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视角来研究师生关系,为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育理论,完善师生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综合分析了生态主义师生关系的内涵,探讨了生态师生关系与传统师生关系的区别及特点,阐述了构建生态主义师生关系的理论依据,追溯了生态师生关系的发展历史。研究对陕西省部分高校师生关系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高校师生关系整体呈现良好的状态,师生关系基本和谐。但也存在不和谐的现象:师生地位失衡、师生情感冷漠、师生交往呈功利性倾向。论文分析了师生关系不和谐形成的原因,剖析了建构生态和谐师生关系的必然性,最后论述了构建生态主义师生关系的原则,分别从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两个方面提出了生态主义视野下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
其他文献
由于历史原因,黄河水文系统使用的高程基准比较混乱,高程系统的不统一给黄河水文工作带来了不便,同时给黄河的治理规划造成困难。因此黄河水文系统高程基准面宜采用"1985国家
本文以襄阳市苏岭山大桥的建设为背景,通过对钢桁架拱桥上部结构施工过程进行探讨,针对施工中的重难点,提出施工保证措施,以期对今后该桥型的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Base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探讨了中日'举国体制'产生的背景,并对中日两国网球运动的'举国体制'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发现我国的不足之处,即:对网球运动投入的资金不
“天津滨海新区”是国家重点发展地区,做好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和趋势预测,可为今后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本论文涉及的现代地表环境,与地表保有高程、现代
农业和体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验显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系统分析需求总量和结构,对比分析供给和需求总量结构,明确改革路径,合理分工政府和市场
煤炭在中国能源利用结构中比例较大,其所带来的污染问题也较多,文章以国外生态现代化为理论基础,结合中国特色的生态现代化,从理论上对煤炭工业生态现代化进行了探讨,认为构
居住区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部分,体现着城市文明的发展程度及其作为一项综合的公共政策对人的关怀程度。文章围绕我国居住小区交通发展现状和社会综合情况,对居住小区"人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