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资金支持,上市融资是企业筹集资金最有效、也是规模最大的方式之一。企业想要上市融资,除了IPO这种主流方式外,借壳上市是另一种最主要的途径。IPO直接上市具有条件严苛、时间长、成本高等特点,很多民营企业难以达到IPO的发行要求,而借壳间接上市具有程序相对简单、成本低等优势,这成为了很多不满足IPO条件企业上市的一个选择。反向购买作为借壳上市的主要方式,越来越受资本市场的关注,但是与之相关的会计准则仍不够完善,在实务案例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业务”的认定、非标准形式下合并成本计算、商誉的确认与计量、权益性交易原则具体的会计处理等,存在企业利用准则漏洞、财务人员滥用职业判断进行盈余管理的情况,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反向购买的会计处理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反向购买的概念与理论,对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关于反向购买的规范进行对比,分析应借鉴之处。并对申通快递反向购买艾迪西案例进行研究,对于非标准形式反向购买的合并成本计算提出了意见;分别采用反向购买法与权益性交易法进行模拟会计处理,对比分析两者对企业净利润、相关会计指标的影响,阐述这些问题在案例中的反映,探索现有会计准则存在的漏洞与不足。最后针对实务案例中存在的会计问题提出了完善建议,包括细化业务的判断标准、统一合并成本的计算方法、妥善处理巨额商誉、增强反向购买信息披露透明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