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针对传统设计开发下的城市公园在雨洪调控功能方面存在不足的问题进行降雨径流消减的策略研究。以成都市青白江区“怡湖公园海绵城市示范工程项目”为背景,通过城市暴雨管理模型(SWMM)软件构建怡湖公园西北部研究区域的降雨径流水量模型,结合研究区域径流系数和研究区域下垫面实际情况进行低影响开发(LID)模式的布设,利用回归分析法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分别研究单一模式LID在不同面积下降雨径流消减率的变化趋势,选取合理的边际效用区间,为不同LID模式组合选择布设面积时提供参考,避免盲目的设计组合。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LID组合模式的设计及相应方案的优化,研究分析在满足公园绿地径流系数规范要求的目标下,探究不同LID组合模式的优化,有助于维持和改善公园的各项服务功能,为工程实践提供一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LID在公园的雨洪调控功能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和绿色屋顶三种LID模式的组合,不同暴雨重现期下,径流系数由传统开发下的0.8及以上降至0.2以内,符合公园绿地径流系数设计要求,降低了公园区域的内涝风险。通过对LID不同布设面积条件下径流消减率的回归分析,结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得到三种LID措施在取得最佳雨洪调控效果时的合理布设面积百分比区间:绿色屋顶50%~70%、下沉式绿地70%~90%以及透水铺装66%~95%。在合理的取值区间内选择相应的LID布设面积百分比进行LID的组合,既可以取得较好的雨洪调控效果,也能取得理想经济效益。同时,通过对不同LID组合方案的对比分析,得到一组经济优化组合方案:74%透水铺装+90%下沉式绿地+50%绿色屋顶,同时,得到一组面积优化组合方案:95%透水铺装+70%下沉式绿地+50%绿色屋顶,以期为对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