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红层软岩地区特高路堤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fktadxxx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滇西红层软岩是一种工程性质极差的特殊土,其广泛分布于云南西部山区。随着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展,云南西部山区公路建设的步伐也日益加快。对于资金相对短缺的山区公路的建设来说,采用高填方、超高填方来跨越陡坡、深谷地段已逐渐被工程师们所接受。在山区公路建设中采用高填路基在缩短桥梁里程、消除大量废方、平衡路基土石方、大大降低工程造价的同时少建或不建弃土场,保护原始植被和耕地,符合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目前,高填方、超高填方路基在滇西山区已是随处可见。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眼于滇西红层山区公路特高路堤的修筑技术,开展地面横向特陡斜坡条件下高路堤的形变规律、路基稳定性的研究。首先通过调研和实验分析来研究滇西红层软岩填料作为路基填料的可行性,获得了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所必需的参数。通过建立FLAC有限差分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的路堤形式的特高路堤边坡的形变特性和安全稳定情况,并考虑不同的降雨强度和降雨持时对滇西红层软岩特高路堤边坡的形变特性和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证明了滇西红层特高路堤方案的可行性,同时也验证了滇西红层软岩填料路用的可行性。其次以施甸~孟定施甸~链子桥段二级公路特高路堤填方为工程依托,针对原设计的稳定性不足,研究提出滇西红层软岩地区公路特高路堤优化技术措施,包括线形优化、边坡设计优化和提高路基整体稳定性的其他技术措施(如加铺土工格栅、增设抗滑桩板墙等),并借助FLAC有限差分软件和土工离心机模拟实验技术分析其形变及稳定性情况,结果表明采取一定的优化加固处治措施后确实能提高特高路堤长期运营的稳定性,同时也进一步验证了滇西红层特高路堤替代桥梁方案的可行性和滇西红层软岩填料的路用性能。最后结合依托工程的实际地质情况和施工环境,阐述了滇西红层特高路堤优化加固措施的设计方法、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选取了填方高度最大、最具代表性的路段进行工程应用,并将对该特高路堤进行长期观测,观测结果与数值分析结果、离心模型实验的结果比较吻合。本文研究成果将为高路基替代桥梁方案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为山区高填方路堤修筑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论文得到了2011年云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云南强震山区二级公路建设低成本适用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的资助。
其他文献
宋代学者疑辨《尚书》由字词、语序、篇序而至今古文《尚书》、大小《序》《孔传》,字词、语序的疑辨各家不一。对文序的疑辨主要集中在《武成》《洪范》两篇,对古文《尚书》
在分析数控机床用直线电机驱动伺服系统动态特性的基础上,概括了直线伺服系统抑制外部扰动、提高稳态精度、提高动态响应速率以及增强鲁棒性的先进控制策略,研制了数控机床用
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煤炭企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994年之后,国家开始放开煤炭价格,将煤炭企业正式推向市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煤炭企业受
欧美金融危机的双重打压导致全球贸易量大幅萎缩。金融收紧加上市场疲软,使得中国金融服务业粗放经营、高耗能的发展模式越来越缺乏竞争力。中国金融服务业只有运用精益、高
SCS模型进入我国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国内有许多学者针对该模型开展了大量试验研究,取得了符合我国特殊地理气候特征的研究成果,为该模型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
随着电信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三网融合的趋势不可阻挡,移动通信市场的竞争更为激烈。现阶段,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家运营商的服务已经严重同质化,移动运营商在传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具有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通信能力的传感器节点组成的自组织网络,它将逻辑上的信息世界和现实中的物理世界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众多民用和军事领域都有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因此几条较大的河流大多都是由西向东流动,由于落差较大,因此蕴含着丰富的水利资源。水利工程是利用水利资源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因此国家对于水利工程建设十
四科诸哲,伯牛无考,仲弓存歧;宰予名不副实,子游稍逊其称;其余诸贤,皆名至实归。四教以四科彰显其价值追求,四科因四教而成十哲之名。颜回德望名重,而为颜氏之儒;然子夏西河
节能与环保已成为当今内燃机行业研究的两个热点问题。随着石化能源的日益枯竭,寻找清洁、高效的柴油机替代燃料已成为柴油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国内在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