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宫手术未隔离的左心房区域所能容纳的最大折返环对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成功率的影响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aoni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心房颤动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但其治愈率并不高。术前左心房内径的大小与术后房颤的复发有关,但并未明确左心房的几何形态改变如何影响术后房颤的复发。本文拟通过术前模拟房颤射频消融径线的位置,对迷宫手术未隔绝的左心房区域进行测量,进一步明确左心房局部扩大和术后房颤复发的关系。  方法:选取2014年9月1日至2016年9月1日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同期行迷宫手术和二尖瓣置换手术,并且术前具有冠状动脉CTA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术后随访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心律,根据最后一次随访时的心律,将患者分为房颤复发组和窦性心律组。应用Mimics软件术前重建患者的左心房三维模型,模拟房颤射频消融径线的位置,对迷宫手术未隔绝的左心房区域进行测量,计算该区域所能容纳的折返环最大半径、面积等参数,并比较两组中这些参数的差异。  结果: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15.0±8.0个月。术后30天内出现心房快速性心律失常(atrial tachyarrhythmias,ATA)的患者所占比例为40.0%(16/40),术后3个月房颤治愈率为60.0%(24/40),术后6个月房颤治愈率为67.7%(21/31),术后12个月房颤治愈率为70.8%(17/24)。房颤复发组和窦性心律组比较,患者术前房颤病史(P=0.001),术后30天内ATA的发生(P=0.037),迷宫手术未隔绝的左心房前壁所能容纳的折返环最大半径(P=0.029),迷宫手术未隔绝的左心房区域的面积(P=0.021),迷宫手术未隔绝的左心房区域的周长(P=0.035)以及迷宫手术未隔绝的左心房区域的面积周长比值(P=0.025)存在统计学差异。  结论:在左心房增大的患者中,和左心房内径相比较,迷宫手术未隔绝的左心房区域的测量指标能够更直观的体现左心房几何形态的改变,更好的揭示左心房增大和术后房颤复发的关系,从而更加准确地预测术后远期房颤的复发。
其他文献
中华艺术文化精神、中华美学精神和中国艺术精神等,都是当下文化、艺术领域极为重要的范畴.宗白华曾反复论述过中国艺术精神的特点内涵,以及中国艺术中“意境”、虚实相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