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旅游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yan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基于生态足迹理论,构建旅游生态足迹模型,从旅游餐饮足迹、旅游住宿足迹、旅游交通足迹、旅游观光足迹、旅游购物足迹和旅游休闲足迹出发,对2008-2014年重庆市旅游生态足迹进行定量核算,解析重庆市旅游生态足迹动态变化规律。结合重庆市旅游生态承载力,揭示重庆市旅游生态盈余/赤字情况,从而评判重庆市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状况,并提出相关建议与措施。本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重庆市旅游生态足迹总量从2008年的2206615.61hm2增长到2014年8033231.21hm2,其中旅游餐饮生态足迹增长幅度最大。旅游生态足迹构成中旅游餐饮生态足迹和旅游交通生态足迹比重较大。研究时段内重庆市旅游生态足迹人均量呈现波动上升,从2008年的218.93×10-4hm2增加到2014年的230.08×10-4hm2,期间的2011年最大,达270.83×10-4hm2。(2)重庆市旅游生态足迹生态生产性土地类型构成中,化石能源地比重最大,约占74%,其次为耕地、林草地、水域和建设用地,需控制旅游产业的能源消耗。(3)在研究时段内,重庆市旅游生态承载力逐年递增,而旅游生态承载力人均量却逐年递减。旅游生态承载力土地类型构成中林草地占比最大,达57%,其次为耕地、建设用地和水域。不同土地类型的生态盈余/赤字情况中,除水域在2009年后出现了生态赤字外,其余种类的土地在研究时段内都为生态盈余。但耕地和建设用地的生态盈余在近几年不断缩小,需加以重视。(4)2008-2011年重庆市表现出旅游生态盈余,之后出现旅游生态赤字,2011-2014年旅游生态赤字不断增加。而人均量也是在2011年之后处于生态赤字,2011-2012年生态赤字增幅较快,之后两年有所平缓。结果表明,现阶段重庆旅游产业发展处于过度消耗生态资源的不可持续的状态。(5)为了保证重庆市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开展生态旅游,开发绿色旅游商品,倡导绿色消费;其次,坚持生态优先,实现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最后,要加强旅游资源保护的宣传与教育,提高环保节约意识。
其他文献
分析了电解槽电耗高的原因,提出在装置升级改造完成前可对该电解槽进行合理技术改造,并提供了有效改进措施。
声景观是景观中的声学元素,表征了景观的声学特征,声景观的研究正成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然而其中声景观的空间格局、系统功能和动态变化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
欧盟的辅助原则、接近性原则、比例适度原则在欧洲地方自治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些原则对中国地方自治的发展与完善具有启示性意义,中国可以在培育地方自治理念、法
高中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进行体育活动,由于只能穿校服,运动鞋的选择变格外重要,因此高中生对于运动鞋的需求一般高于其他人群,。而运动鞋的品牌众多,高中生作为运动鞋需求方在选购
介绍了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无汞催化剂研发的背景和必要性,国内外氯乙烯合成无汞催化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新疆天业集团在无汞催化技术研发领域取得的进展,对无汞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