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X是X”和“X归X”指的是主语和宾语同形的同语结构,文章将含有“X是X”结构的定义为“是”字式,将含有“X归X”结构的定义为“归”字式。根据语表形式的不同,“是”字式可分为三小类,A类“X是X,P”;B类“X是X,Y是Y,P”;C类多项式“X是X,Y是Y,……,P”。相应地,“归”字式也分为此三类。在语表形式、语义内涵以及语用功能方面,“是”字式和“归”字式均存在异同。语表形式上,两种格式的相同点为:1.A、B类“是”字式和“归”字式的部件X、Y均可由词、短语和小句充当,C类“是”字式和“归”字式的X、Y等部件主要为各类词。2.A类“是”字式和“归”字式的后项P的句类相同。3.B、C类“是”字式和“归”字式的后项P均可为零形式或句子形式。当B类的后项P为零形式时,两种格式的双项式前项在句中都可以作定语、宾语,或独立成句。4.C类“是”字式和“归”字式都以三项和四项“X是X”、“X归X”连用较为常见。语表形式上的不同点:1.“X是X”里前后两个X以及核心动词“是”皆有扩展式,“归”字式中的没有。2.“X是X,P”中的P可以为零形式,但“X归X,P”中的P必须出现。3.B类“是”字式的前项在句中可以作补语和状语,而同类型的“归”字式无此功能。在语义内涵方面,A类的相同点为:1.由于理性意义和内涵意义之间的差异空间较小,特殊名词都较少进入两种结构。2.由于存在量级变化,典型性质形容词都更容易进入两种结构。3.前项“X是X”和“X归X”都是对X的确认肯定。4.A类的两种结构均可表示两种语义:先肯定X所述情态,再通过后句转折,对其加以否定;后句所述内容对X所述情态进行区别。B、C类的相同点为:1.前项“X是X,Y是Y”和“X归X,Y归Y”内部都可以通过对举表区别,或通过并列概括人或事物的整体特征加以肯定,进而表示达到了说话人预期。2.前项都能和P构成转折义和同义两种语义。A类语义内涵的不同点为:1.“是”字可以表强调,“归”字无此义。2.前项“X归X”具有委婉弱否定,而前项“X是X”的肯定意味较强。3.前项“X是X”和P在语义上可表因果,而“归”字式无此语义。B类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当前项“X归X,Y归Y”并列概括整体特征时,只能和P构成转折,不能构成同义语义;同样情况下,“是”字式两种语义皆可。在语用功能方面,1.两种结构都能进入书面语体和口语语体,但“是”字式倾向进入口语语体,“归”字式倾向进入书面色彩重的正式语体。2.具体语境中两种结构的语用意义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区别类中的X需要语境的加持来确定外延意义;并列类需要借助语境,从区别类中剥离出来,把各部件X、Y视作整体,表达符合说话人的基本预期;让转类违背了交际的合作原则,但用“X是X”和“X归X”顺着对方说,符合礼貌原则,且采用先扬后抑或先抑后扬的方式,使语言富有跌宕之美。两者在篇章语法上的相同点为:1.都存在显性衔接和隐性衔接两种同前述句的衔接方式。2.双项“是”字式和“归”字式在和前述句的关系上,都存在X、Y分别承接以及X、Y共同承接两种;并且和后述句都存在顺承和补充说明两种。不同点主要表现在:1.由于区别义双项“是”字式中的“Y是Y”可以隐藏,只出现“X是X”,因此“X是X”可以单独承接前述句的内容,而同类“归”字式无该种现象。2.在“前述句+X是X,P+后续句”里,“是”字式内部存在因果关系,而同样格式的“归”字式无此情况。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建议根据不同语表类型或语义类型分别教学,方便二语学习者感知并掌握结构类型和语义类型之间的联系。此外,对“是”字式和“归”字式不同点的辨析,有利于减少偏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