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持续提升,中国企业和公民“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促使中国海外利益的内涵与外延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与此同时,强权政治依然横行、地区问题层出不穷、恐怖主义依然猖獗,给地区安全带来巨大挑战和威胁,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我国海外利益的安全风险。在海外利益保护工作中,东道国出现战争、战乱或大规模自然灾害等情况,导致安全局势急剧恶化,是最严峻、复杂和紧急的局面,往往要采取撤侨的方式来保护中国公民安全。尤其是进行大规模撤侨行动中,中国政府行为需要遵循那些基本原则?构建什么样的组织结构?启动那些运行机制?才能完成紧急状态下特殊复杂的工作任务,这是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利比亚撤侨开展案例研究,对大规模撤侨行动中的政府行为进行探讨,包括政府行为的原则、政府部门的组织结构及互动,以及工作的运行机制,包括预警预估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2011年2月,利比亚开始爆发骚乱和流血冲突,为确保公民安全,中国政府开始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撤侨行动。从2月22日至3月5日,中国政府海陆空联合行动,政府军队企业共同努力,历时12天,成功撤离中国驻利比亚人员35860人。利比亚撤侨是一次典型的大规模撤侨行动,撤离人数多、人员分散,在安全形势严峻、自然环境复杂的情况下,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撤出3万余名中国公民,特别是仅前4天时间就撤出了2万余中国公民,充分说明了政府在此次撤侨行动中的高效率。通过对利比亚撤侨的分析,笔者认为大规模撤侨行动中政府行为的原则应包括:以人为本、人民至上原则,即中国公民生命安全面临威胁时,对生命权的保护是第一位的考虑,必须以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主动作为、全力投入原则,即在大规模撤侨行动中,政府履行海外利益保护的职责必须更加主动作为,主动承担,全力投入各种国家资源;合理边界、尊重他国原则,即中国政府必须考虑到驻在国的利益和法律法规,遵守国际法准则和惯例,遵循国际社会对人道主义和人权的基本态度和理念。此外,本文还对大规模撤侨中的中国政府组织结构及互动进行了探讨,在列举各政府部门及其职责分工的基础上,重点针对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和部门间的互动进行了分析,阐释了最高层授权和部际高效协调对大规模撤侨行动的重要性。同时,始终保持与外国政府的良性互动也是大规模撤侨行动成功的关键因素。在大规模撤侨的政府运行机制中,笔者提出了预警预估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其中,预警预估机制要做到:提升安全防范等级、为撤侨决策提供支撑、为撤侨行动提供参考。应急处置机制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组建应急指挥部,承担重大事项决策、命令下达、各部门协调等工作;.信息获取和汇总工作,开展相关信息搜集和数据统计;撤侨行动执行工作,主要是行动的具体组织和实施;对外交涉工作,主要负责与东道国和相关国家的外交交涉;.后勤保障、通信联络、技术支持服务等其他相关工作;动员民间联动和参与的相关工作;军事力量参与和安全保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