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管理模式对中低产田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mg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自2007年开始在河北曲周典型中低产农田上进行的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间定位试验,探讨了不同农田养分管理措施和农田耕作栽培措施对作物产量、地上部生长状况、养分吸收以及对土壤养分状况和土壤硝态氮累积变化的影响,并对不同农田管理模式对中低产农田生产力提升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为快速提高中低产田肥力和农田生产力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在本实验条件下,不同农田管理模式对作物产量有明显的影响。对照不施肥处理的作物产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且呈逐年递减趋势;农民习惯管理模式和高产高效管理模式的作物产量没有明显差异,但高产高效管理模式明显有利于作物的高产稳产,尤其是高产高效管理模式下的优化施肥处理(即HOPT),在施肥量较农民习惯施肥明显减少的前提下,并没有减少地上部生物量和籽粒产量。对照不施肥处理的作物养分含量和养分累积量显著低于施肥处理。高产高效管理模式下作物氮、磷、钾素累积量明显高于农民习惯管理模式,表明高产高效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与2007年试验开始相比,高产高效管理模式能显著提高土壤肥力。不同管理模式对土壤pH值无显著影响,但对土壤容重有影响,高产高效管理模式比农民习惯管理模式更有利于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耕层有机质、全氮量和速效钾。其中,有机质升高2.59~2.67g/kg,全氮量升高0.11~0.17g/kg,速效钾升高3.2~29.3mg/kg。除空白处理外,只有高产高效管理模式下的HOPT处理土壤速效磷显著升高,增加了9.82 mg/kg。不同管理模式对土壤硝态氮累积及运移影响极显著。农民习惯养分管理(CON)导致0~90cm土壤硝态氮过量累积,并在90~180cm土层超量累积,有严重的向下淋溶趋势。而优化养分管理(OPT)处理对土壤硝态氮累积运移没有显著影响。高产高效管理模式磷钾素平衡均有盈余,而农民习惯管理模式磷钾素平衡均有亏损。各处理中,只有高产高效管理模式下的优化养分管理HOPT处理氮素平衡值为68kg/hm~2,平衡率为5.5%,土壤—作物系统基本处于平衡状态。综合分析认为,高产高效管理模式能够显著的提高农田土壤肥力和生产力,具有在中低产田进行应用的潜力。
其他文献
从80年代到90年代,央视通过它不断延伸的媒体革命,从人们已经厌倦了的说教式传播方式中挣脱出来,贴近人民的文化消费需求,赢得了全国人民支持在新闻传播形式上,诞生了犀利地针砭时弊的“焦点访谈”;在敏锐地表达时代脉动方面,推出了“东方时空”的电视杂志模式;经济频道有“经济半小时”;大众娱乐方面,既产生了传播世界各地知识的“正大综艺”,又培植了大晚会演员与观众亲密互动和狂欢的形式它与人民大众之间曾是那样
本研究以鸡粪与秸秆好氧堆肥为对象,通过对堆体覆盖篷布、覆盖秸秆、覆盖粘土、添加沸石等措施与常规对照处理在堆肥效果、养分损失及去向方面的比较研究,以期找到可行的既不
本文以新烟碱类杀虫剂为先导,通过探索多样、高效的化学反应方法,开展合成方法学研究,实现了新烟碱类化合物的结构多样性衍生。以氰基亚甲基化合物为母体,通过多组分无溶剂反
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Koch)和朱砂叶螨T.cinnabarinus(Boisduval)同属蛛形纲Arachnida、蜱螨亚纲Acari、真螨目Acariformes、叶螨科Tetranychidae、叶螨属Tetranych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