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聚丙烯中空纤维膜(PP膜)为基体,采用紫外光辐照方法,制备了聚丙烯—丙烯酸接技膜(PP—g—AAc膜)。以相同方法制备了聚丙烯—甲基烯丙基缩水甘油酯接枝膜(PP—g—GMA膜),Pp—g—GMA膜开环与半胱氨酸(Cys)反应后得到聚丙烯—半胱氨酸接枝膜(PP—g—Cys膜)。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SEM)方法进行分析证明了接枝物的存在。研究了荷电膜的流动电位,实验表明荷电膜的流动电位随pH值的改变而变化,随着pH值增加,PP膜可以吸附对测试液中负离子的部分,从而使膜表面流动电位有所减小。PP—g—Ahc,PP—g—Cys膜较低pH值下的拥有正电荷,并且随压力升高而升高。较高pH值下的流动电位向负电位方向移动。同时计算了PP膜、PP—g—AAc膜,PP—g—Cys膜的zeta电位。研究了荷电膜的蛋白质过滤性能和膜污染,改性后的PP—g—AAc膜对BSA静态吸附表现出以下特征:酸性环境下的BSA吸附量显著比碱性环境下大;pH=3时,BSA对接枝膜具有最大的吸附:而在pH=4.7时由于BSA分子呈电中性,因而吸附量减小;pH=8时,BSA与接枝膜同样带负电,产生电荷排斥力,因而吸附量较小。PP—g—AAc和PP—g—Cys膜对BSA的截留效果高于未改性的PP膜。PP—g—AAc作为荷负电膜在应用于蛋白质分离时应选择避开酸性环境,而PP—g—Cys两性荷电膜可以应用在远离BSA等电点的酸性或碱性环境都具有一定的抗污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