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爱国主义不仅具有历史的传承性而且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不同时代对爱国主体进行爱国表达的方式有着不同的要求。《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对爱国主体表达爱国情感的方式提出了“倡导知行合一,推动爱国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使人们理性表达爱国情感,反对极端行为”的具体要求。当代大学生们爱国情感充沛、精力旺盛,大部分大学生都能够做到有礼有节地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但近几年来,有小部分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频发引起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国主义不仅具有历史的传承性而且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不同时代对爱国主体进行爱国表达的方式有着不同的要求。《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对爱国主体表达爱国情感的方式提出了“倡导知行合一,推动爱国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使人们理性表达爱国情感,反对极端行为”的具体要求。当代大学生们爱国情感充沛、精力旺盛,大部分大学生都能够做到有礼有节地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但近几年来,有小部分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频发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在进行爱国情感表达时未经理性慎思,采取了与其爱国动机相悖的不理智行为,由此导致了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发生。大学生非理性的爱国现象的出现不仅不符合《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要求,且于国、于社会、于个人而言都会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影响。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非理性爱国现象进行分析,剖析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产生的根源,提出针对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对策,这对于引导当代大学生们理性爱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从爱国思想、爱国情感、爱国行为等三个方面归纳总结了大学生爱国非理性现象,具体表现为思想僵化、情绪狂热、暴力偏激。与此同时,本文指出了这些非理性的爱国现象不仅损害国家和民族形象、扰乱社会的安全稳定甚至会诱发大学生的极端民族主义倾向。其次,本文分析了产生这些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内部根源和外部根源。内部根源从知、情、行三个角度,提出了爱国主体事实理解偏差、情感表达偏差、行动目的偏差等三个根源。外部根源列举了民族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冲击、部分媒体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情绪的煽动以及传统爱国主义教育与大学生爱国需求的不相匹配。最后,本文以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内外部根源为依据,结合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实际,提出了引导大学生理性爱国的具体对策。通过对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研究,本文深知爱国现象的变化是丰富多样的,针对部分大学生所存在的非理性爱国问题进行理性引导的研究也需要紧跟现象变化和时代发展。本文对部分大学生存在的非理性爱国现象的研究主要是从当下的现状进行了探析,如何有效消除这些非理性爱国现象以及减少其危害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挖掘。
其他文献
甜梦口服液(胶囊)是由17味中药配伍而成的复方制剂,具有平衡兴奋-抑制过程,综合调理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的作用,在神经、精神相关疾病的治疗中广泛使用。本文系统阐述了睡眠障碍、躯体疾病共病的抑郁、焦虑的定义及分类,以及中医对睡眠障碍、躯体疾病共病的抑郁、焦虑的辨证施治原则,综述了甜梦口服液(胶囊)治疗睡眠障碍、心脑血管和内分泌系统疾病共病的抑郁、焦虑、失眠以及药源性高泌乳素血症等疾病的临床疗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代口传心授的民族文化,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然而在快节奏、娱乐至上的生活的当下,我国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走向衰落,有的甚至逐步消亡。因此,保护和传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非常必要而且十分紧迫,而影像的方式可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和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非遗题材纪录片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创作素材,记录的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歧义广泛存在于许多语言之中,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在汉语研究中,歧义方面的研究占有较重要的地位。许多学者对歧义问题都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但从留学生角度来进行歧义现象研究的相对较少,歧义问题是留学生学习汉语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难点,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在借鉴前人文献的基础上,按照语言的构成要素对歧义进行了分类,并结合歧义度的研究方法,对留学生汉语歧义学习情况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本篇研
随着“一带一路”倡导的实施,语言服务需求与调查亟待开展。吉尔吉斯坦与塔吉克斯坦作为我国的重要合作伙伴,在“一带一路”倡导实施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从1978语言景观的概念正式提出以来,语言景观成为社会语言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也日益引起符号学、应用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重视。在此背景下,本文试图深入了解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语言景观。本文结合场所符号学与SPEAKING理论形成了
窃取财产性利益的行为是否可以被评价为盗窃罪,在学界形成了正反两派:肯定说与否定说。其中,肯定说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现行刑法并没有采取财物与财产性利益二分的立法体例,对财物概念进行扩张解释以使得财产性利益直接被刑法条文所吸收,是刑法解释技巧的灵活运用。其次,我国刑法第五章侵犯财产罪中的“财产”与具体财产罪条文中的“财物”只是表述有异而实质相同,财产性利益能够被“财产”容纳,就能被后者容纳。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