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对人才培养要求的提高,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新的教育理念得到中学教师的普遍认可: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此观点下提出符合学生需要和发展的有效学习观点,有效教学成为中学老师高度认可的、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数学学习主要方式是课堂教学,对有效教学的研究都是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目前教师对有效教学的观念模糊不清,高中数学课堂中仍存在低效情形:实际课堂上还是以教师“教”为主,学生参与度不高;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消极,对数学没有兴趣等等。所以找出影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并想办法从这些因素出发来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亟待研究的问题。当前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数学教育研究者研究的热点课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概念界定、影响因素、评价标准等方面已取得一定性的成果,但这些研究没有很好地体现数学特色,没有很好地与数学课程改革相切合,仍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为了更好的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一线数学教师实施新课程改革提供指导或策略,笔者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采用理论思辨的方法,从教师教学理念、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行为3方面制定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策略,并通过对同一节课的优秀课例与实际教学课例的对比分析,从而检验本论文提出策略的合理性。本论文制定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有:(1)具有数学有效教学理念,敢于实践数学新课改。(2)精心的教学设计,保障学生的理解性学习,包括:①把握数学的大观点和核心概念,抓住数学内容的本质;②重视“学情分析”,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③关注学生的主动性和兴趣,用好“情境导入”策略;④采用“问题教学法”,把握好“主动性”和“循序渐进”原则;⑤精心设计每个问题,上课做到心中有数。(3)掌握教学行为技巧,营造富有挑战性环境,包括:①课堂提问关注学生有效的思维活动,善于使用引导和追问策略;②教学反馈以正面鼓励为主,做到反馈及时、具体细致;③加强师生互动,引发学生思考和评判;④讲解做到逻辑性强,语言严谨,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或思维,另外重视知识总结和做题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