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将脑卒中后抑郁(PSD)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低频脉冲电组、西药组、空白对照组,通过HAMD量表、NIHSS量表观察研究对象的抑郁、躯体功能状态。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浆5-HT、DA、NE浓度,以此探讨单胺类神经递质在脑卒中抑郁中的所起的作用,研究低频脉冲电穴位刺激对PSD的作用机制及对抑郁情感、躯体功能恢复的影响,为穴位低频电刺激的临床化作出指导。方法:该研究选取的120例受试者均出自2013年7月—2017年1月时期,武汉市中心医院康复科入院治疗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将受试者120例用程序PEMS3.1生成为3组,即低频脉冲电组、西药组、空白对照组,各组均为40例,治疗频率:1次/日、6次/周/疗程,两周后,运用HAMD、NIHSS对三组患者进行评定,前后对比受试者血浆5-HT、DA、NE浓度,然后理性分析。结果:除空白对照组剔除1例,低频脉冲电组、西药组疗效均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低频脉冲电组、西药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的患者血浆5-HT、DA、N浓度变化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频脉冲电组、西药组患者血浆5-HT、DA、NE浓度较治疗前增高(P<0.0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穴位低频电刺激对于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确切而安全,与药物组疗效相当,升高血浆5-HT含量、降低血浆DA、NE浓度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