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当前最流行的电子支付工具,商业银行信用卡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运用,信用卡以其方便快捷安全等特点获得了迅速发展。在如今发达国家中,特别是北美地区,信用卡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最强的业务之一。在中国,信用卡虽然起步较晚,中国银行珠海分行于1985年发行了我国国内首张准贷记卡,尽管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信用卡,但这一新时代的消费信用支付工具从此融入到国内人们的生活之中。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国际化进程的加快、银行间支付清算网络的普及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逐渐进入高速增长阶段。特别是从被称为“中国信用卡元年”的2003年至2008年期间,我国信用卡发卡量每年都以60%以上的速度增长。截至2010年第二季度末,全国累计发行银行卡22.66亿张,其中信用卡累计发卡量为2.07亿张。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联网商户高达181.1万户,联网POS机具282.4万台。信用卡授信总额也在不断增长,截至到第二季度末,授信总额已高达1.64万亿元。虽然从各方面来看,我国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坏境、势头和前景都非常乐观,然后从盈利状况来看,整个信用卡业务实际状况却令人堪忧。据近年来的相关上市银行报表,仅广发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深发展及兴业银行等股份制银行曾宣布过信用卡业务实现盈利,而“五大行”中也仅有交通银行一家曾宣布实现盈利,也就是说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信用卡发卡行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信用卡业务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业务循环透支利息收入水平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且整体收入结构不合理,成本支出特别是营运成本比重过大,以及信用卡坏账率等也在快速攀升,国内发卡行亟需分析影响信用卡业务盈利能力的深层次问题,以求找寻更加符合中国国情的盈利新对策。本文以此为研究背景,运用数据分析、比较分析的方法,并以构建信用卡利润模型为基础,通过与国外发展较为成熟的信用卡业务进行对比,来分析我国信用卡业务盈利能力不足的原因所在。通过分析发现,在信用卡的收入方面存在着居民消费意识相对保守、透支利率过高且标准单一和信用卡市场混乱等问题;成本方面存在着发行成本过高、营运效率低下、活卡率过低以及风险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信用卡业务外部环境也存在着征信体系不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滞后、信用卡监管缺失等不足。然后通过选用在我国信用卡业务发展上比较有代表意义的Z行为实例,结合利润模型对其信用卡收入成本状况进行实证分析,从而找出循环利息收入占比低、营运成本过高是我国信用卡业务陷入亏损的最直接原因。最后从发卡行和政府两个角度出发,提出了改善信用卡业务盈利状况的建议。本文共分为5章。第一章导论首先提出问题,然后对国内外信用卡相关研究文献、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以及创新不足点进行介绍和说明。第二章对信用卡的定义、分类、功能、发展历史以及运作流程进行介绍,以做下文分析的基础。第三章首先对我国信用卡业务的发展进程和现状进行介绍,归纳信用卡业务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当前信用卡业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第四章以信用卡盈利模式为基础构建其利润模型,并以该模型对Z行信用卡业务进行盈利状况评估,并采用数据指标对其盈利能力进行分析。第五章分别从发卡行和政府角度提出提高信用卡业务盈利能力、改善盈利状况的建议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