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行政卫生犯罪疑难问题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oson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疗犯罪的概念在理论界一直有所争议,本文将之界定为医疗行政卫生犯罪,其目的在于凸显其侵犯法益的公益性和国家性,因为医疗犯罪具有行政犯罪的性质。医疗事业是关系国家根本的民生事业,疾病的复杂性、医务人员的主观状态、医疗机构的监管缺陷等综合因素导致医疗事故时有发生,与此相应的刑法领域内的医疗犯罪也引起学者们的重视。本文主要探讨医疗行政卫生犯罪中的疑难问题,一共由五章构成。   第一章是医疗行政卫生犯罪的概述,医疗行政卫生事业具有公益性和国家性的属性,因此对该类犯罪的命名应该突出其是一类行政犯罪,并阐述医疗行政卫生犯罪的内涵和外延。   第二章是医疗行政卫生犯罪的主体认定,医务人员是医疗行政卫生犯罪的主要主体,但是关于医务人员的范围,仍然有诸多争议。另一方面,非医务人员能否构成本罪主体、在发生犯罪时医疗机构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都是理论实践中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第三章是医疗行政卫生犯罪的罪过分析,医疗过失是一种业务过失,但与一般业务过失相比又具有其特殊性,识别、认定医疗过失是确认医疗行政卫生犯罪的重要构成要件。   第四章是医疗行政卫生犯罪的因果关系研究,因果关系一直是刑法中的难点问题。任何一种现有的因果关系理论都不能解决所有的因果关系的认定,因此在认定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时,必须综合运用相关的因果关系理论。   第五章是医疗行政卫生犯罪中一些其他疑难问题的研究,包括法定最高刑和资格刑的设置。
其他文献
债务加入制度虽迄今只是学说上的概念,但随着司法实务的不断丰富,得益于其自身现实和深刻的实际应用价值,债务加入已成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客观现象。我国法律对此项制度无明确规
平衡精神是知识产权法律价值二元取向的内在要求,利益平衡理论在知识产权制度的构建中具有基础性的意义。我国学界对知识产权法中的利益平衡理论研究的较为透彻,如从知识产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