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滑坡是山区公路地质灾害的一种主要灾害类型,达宣公路是连接达州与宣汉的城间快速主干道路,沿线地质灾害较发育,插旗山古滑坡是沿线地质灾害中的一个重要灾害点。该滑坡经过长期的变形演化,滑坡形态特征已发生明显改变,具有一定隐蔽性不易发现,导致在勘察阶段没有足够的认识,随着公路开挖该滑坡出现了明显的变形现象。因此,开展对该滑坡的基本特征的认识及其稳定性评价,为治理工程设计提供依据,保证公路安全施工与后期安全运行具有重要实际意义,对类似古滑坡的变形演化、稳定性分析以及治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探明滑坡区地质环境条件以及滑坡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重点对滑坡变形演化破坏特征进行系统的调研,采用地质-力学的方法分析滑坡的成因机制与变形演化,运用地质分析与数值模拟方法,对滑坡在公路开挖与暴雨作用下的复活机制进行研究,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评价滑坡坡整体稳定性,从而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运用数值模拟对治理工程进行模拟,并计算治理后滑坡的稳定性,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研究区斜坡为砂泥岩互层的中倾坡内结构,坡体内发育一组平面“X”型节理,坡体后部长期受崩塌堆积加载影响,顺坡向长大结构面逐渐贯通形成滑移面,斜坡体发生以滑移-拉裂为主的变形破坏,堆积形成插旗山古滑坡。(2)滑坡的变形演化受沟谷及暴雨侵蚀控制,滑坡体内一直发生着缓慢的蠕滑变形,滑体多次解体,形成多级指向沟谷的弧形陡坎地貌,右侧区域的变形程度明显强于左侧。(3)公路开挖导致滑坡复活,公路开挖后,滑坡阻滑段长度减小,抗滑力下降,滑坡稳定性下降;滑坡中前部出现了横向拉张裂缝与侧向雁行式裂缝,同时在公路开挖断面处揭露滑带中擦痕与镜面,公路完全开挖后,滑坡阻滑段将被完全截断,整体稳定性将进一步锐减,对公路的安全施工与后期的运行存在较严重的安全隐患。(4)运用Flac3D数值模拟滑坡未开挖、一次开挖、二次开挖在天然与暴雨工况,分析应力、位移、塑性变形区、剪应变增量,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开挖的逐步进行,滑坡应力场法神改变,滑坡位移量逐渐增大,出现部位明显增多,并且在暴雨状态下进一步加剧;公路开挖过程中,滑坡塑性变形出现在整个过程中,并且随着开挖的逐步进行,塑性变形与塑性破坏范围增大,剪应变增量贯通区受开挖与暴雨影响剪应变增量基本贯通整个坡体。(5)极限平衡法是滑坡稳定性计算最常用的方法,本文在运用传递系数法计算滑坡稳定性的同时,采用加拿大公司开发的Geo-studio专业软件中的slope/W模块为平台,运用Morgenstern-Prince、Janbbu、Bishop以及瑞典条分法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滑坡在天然工况与暴雨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开挖完成后,滑坡在天然工况与暴雨工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暴雨工况下整体稳定性更低。(6)在滑坡剩余下滑力计算结果的基础上,结合滑坡变形特征、公路开挖状况提出滑坡的防治方案为抗滑桩+锚杆框架梁+截水沟,并进行分项设计。运用Flac3D数值模拟对治理工程进行模拟,并根据计算治理后滑坡的稳定性,说明治理工程合理,达到本次研究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