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患者BMI指数与糖脂代谢相关性及对滋肾育胎丸助孕结局的影响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p715182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不孕患者BMI指数与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同时观察BMI指数对中医助孕结局的影响,有助于针对不同BMI指数不孕患者实施不同治疗策略,从而获得更好疗效,  方法:  1.文献研究  检索古今中外文献,对不孕的流行病学、BMI过高或过低所致不孕的病理机制异同作了简述,对中医药助孕的古代、近现代研究作了简要论述,对滋肾育胎丸的来源、疗效研究等进行综述。  2.临床研究  第一部分采用回顾性研究:采集台湾私人诊所接受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的不孕患者60例,经知情同意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合格患者根据纳入的BMI指数归纳到体重过低组(BMI<18.5kg/m2),体重正常组(18.5kg/m2≤BMI<24kg/m2),超重及肥胖组(BMI≥24kg/m2),每组各20例。回顾治疗前医疗记录资料,观察促排卵治疗前,患者的一般情况,BMI指数与糖脂内分泌代谢情况,以及BMI指数与预后,即IVF促排卵结局,妊娠情况的相关性。同时,观察不同BMI组体质特点以及与中医症候的关联,探讨不孕患者中医体质的倾向性。观察指标包括:一般指标(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基础体温及月经、胸胁胀痛、四肢欠温、经血色、白带等中医症候特征,受孕结局,BMI值,腰围和臀围等),血清指标(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HOMA-IR、血脂、脂联素、FT4、FSH等),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word2010软件,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均数土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等参数分析。定性资料计算构成比以及率,构成比及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  第二部分采用前瞻性研究。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就诊于台湾私人诊所的不孕患者120例,将不孕患者按孕前BMI分组(体重过低组(BMI<18.5kg/m2),体重正常组(18.5kg/m2≤BMI<24kg/m2)和超重及肥胖组(BMI≥24kg/m2),每组40例,在每组内随机将患者分成单纯IVF助孕组及滋肾育胎丸辅助IVF治疗组,各20例。观察滋肾育胎丸治疗相比单纯的IVF助孕,对怀孕率的影响。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基础体温及月经、痤疮、毛发等临床体征),糖脂内分泌代谢情况(血清指标),IVF促排卵结局,妊娠情况等。统计学方法同上一部分。  结果:  1.不孕患者BMI与糖脂代谢及中医证候的相关性:3组间年龄构成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腰臀比(WHR)可见超重组不孕患者腰臀比WHR要比正常组及低重组明显增加,不孕患者中以腹型肥胖多见,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低重组与正常组相比,肾虚、肝郁症状明显,构成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超重组与正常组相比,痰湿、湿热症状明显,构成比P<0.05,超重组雌激素水平较之于正常组,显着降低,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FSH、LH、以及两者之比,三组间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超重组与正常组比较,HOMA-IR明显升高,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PO-B偏高,高密度脂蛋白偏低,瘦素,resistin偏高,脂联素偏低。而低重组,HOMA-IR偏高,FT4偏低,瘦素水平偏低,脂联素水平偏低。上述均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BMI组促排卵结局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低重组、正常组、超重组BMI之间差异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不孕原因、助孕方式等无显着差异(P>0.05),三组之间Gn总量及天数、hCG注射日血清E2及EM均无明显差异(P>0.05)。体重正常组较超重组及低重组,受精率较高(P<0.05),同时IVF受孕技术获得的成熟卵子率较高(P<0.05)  2.中医助孕结局与BMI的相关性:三组间年龄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超重组不孕患者腰臀比WHR要比正常组及低重组明显增加,他们中以腹型肥胖多见。低重组WHR较正常组低(P<0.05)。治疗前各配对组别指标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给药组雌激素水平较IVF组高於治疗前,组间相关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低重中药治疗组,比单纯IVF组空腹血糖水平较低,TC、FT4较高;正常体重组,中药给药比单纯IVF比较,空腹血糖偏低,TSH偏低,FT4偏低;超重组中,中药给药组与单纯IVF比较,胆固醇水平偏低,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偏低,TSH偏低。(P<0.05)滋肾育胎丸辅助IVF对于低重、正常以及超重组的受孕指标均有一定提高,低重给药组相对于IVF组,成熟卵子率、受精率、临床妊娠率较高(P<0.05),而正常体重组给药相对于单纯IVF,获得成熟卵子率较高(P<0.05),而超重给药组相对于单纯IVF助孕组,获得成熟卵子率、临床妊娠率较高(P<0.05)。  结论:  1.不孕患者BMI指数与体质类型和中医证候有明显相关性,低重组以气郁血瘀质为主,中医证候多为肾虚、肝郁;超重肥胖组以气郁痰湿质为主,证候多见痰湿、湿热。  2.BMI值异常与内分泌、代谢紊乱具有相关性。超重组具有明显的糖脂代谢异常内分泌特征,主要表现为血脂升高(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PO-B偏高,高密度脂蛋白偏低),糖耐量受损(HOMA-IR明显升高),相关影响胰岛素敏感性的激素水平异常(瘦素、resistin偏高而脂联素偏低)。低重组也存在一定的内分泌异常,主要表现为HOMA-IR偏高,FT4偏低,瘦素水平偏低,脂联素水平偏低。BMI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反应体内内分泌代谢水平的。  3.以滋肾育胎丸辅助IVF-ET治疗不孕症,可以显着提高成熟卵泡率。并提高低BMI组的卵子受精率;使低BMI和高BMI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亦得到显着提升。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单纯IVF-ET组比较,亦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内分泌代谢状况,对于超重组而言,更为明显,具体表现在:降低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以及TSH;对于正常体重组而言,降低空腹血糖及降低TSH明显;对于低重组而言,降低空腹血糖明显。
其他文献
该文总结了向开维教授基于“筋膜理论”运用针刀治疗带状疱疹的临证经验,表明针刀治疗可有效改善带状疱疹患者的皮损状态,缓解神经痛症状.
摘 要: 教师专业化包括知识与技能的完善,以及教师职业道德的提高,本文针对教师师德建设与专业知识技能不均衡发展的现状,结合现阶段师德建设的实际情况,探讨了教师专业化趋势下师德建设的方法。  关键词: 教师专业化 师德建设 专业化    1.引言  教师专业化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关注点,其核心内容主要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完善和教师职业道德的提高。专业知识技能的完善需要经过长期的专门训练
目的:观察黄术合剂配合肛周亚甲蓝注射对湿热下注型肛门瘙痒症临床疗效。  方法:将2015年2月~2016年1月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肛门瘙痒症患者通过简单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对照
摘 要: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终身学习时代。文章从保证中学体育教师正常工作量,体育教师加强学习,以及加强校本教研管理体系的构建等内容入手,探讨了如何加强中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  关键词: 中学体育教师 职后教育 探析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各校充分落实和贯彻“阳光体育”,随之接踵而来的是很多与之相关的问题:体育教师工作量剧增,不少体育教师每周课时已达18—25节,除
摘 要: 如何增强政治教师的魅力,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师生关系 人格魅力 语言魅力 政治教师    我曾经在一份学生调查表上看到了这样的内容:“你最不喜欢的课程是什么?”学生大多填的是政治课。“政治课过于空洞、高远,我甚至不知道讲的是什么”。其实,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的原因无非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有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其二是有关政治课的教学形式。而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其演绎、展示、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石河子大学商学院《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明确了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货币银行学》教学改革 问题 原因 改革思路 主要措施    自1989年12月起,教育部将《货币银行学》确定为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全国各高校的财经类专业在大专、本科、研究生不同学历层次上都将此课作为共同的必修课来开设。我院自开设《货
一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我市的全面推开,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方法已逐步深入到了各个教师的教学实践中,但就针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的评价,可以说远远滞后于整个新课程的发展。  (一)当前的教师评价是在以旧体系来评价新内容。  新课程倡导的是发展性的教师评价,而我们当前的评价仍然是在应试教育下偏重于奖惩性、鉴定性的终结性评价,如在教师评价中经常用到的“优性劣汰”、“奖优罚劣”、“末位淘汰”、“
摘 要: 本文将玛格丽特·米切尔笔下的郝思嘉与曹雪芹笔下的王熙凤两个文学形象进行了比较,她们的性格相似,但是命运却迥异,究其原因是二者处于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和文化传统。  关键词: 郝思嘉 王熙凤 性格 命运 比较    郝思嘉和王熙凤分别是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和曹雪芹、高鹗的《红楼梦》中的女主人公,她们在中外文学画廊中的魅力经久不衰,都有着姣好的面容,丰富的性格和相似的家庭背景,但是东西方不
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矛盾也随之出现:我们从应试教育的极端走向个性教育的另一个极端;从传统的教学知识太过抽象科学化走向完全淡化“数学味”的数学知识生活化;从一味的灌输教育走向盲目的自主探究;从单一的个体学习走向盲目的合作学习;从计算方法单一化走向算法多样甚至“无法可依”……这一系列新矛盾、新误区需要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我们要在教学中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我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