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季风涡旋是热带气旋(TC)生成的重要途径,季风涡旋与TC的相互作用会引起TC路径的突变。使用CMA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NCEP/FNL全球分析资料,选取2000-10年的29个TC个例,将其按照路径特征分为北折和西行两类,进而简单地统计分析了两类TC的强度特征以及其相关的季风涡旋结构。利用新一代非静力平衡中尺度数值模式WRF_ARW (V3.3.1)模拟季风涡旋中TC生成的过程。从动力和热力作用两方面分析大尺度季风涡旋对TC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动力学角度来看,能提供较大环境场涡度的季风涡旋不利于扰动涡旋快速发展成TC。初始阶段,由于季风涡旋尺度大,垂直涡度径向梯度弱。而垂直涡度径向梯度的强弱可以通过“涡度隔离效应”影响对流单体向涡旋中心的聚集合并过程。随着扰动的组织化,径向入流对涡度的平流作用越来越重要。从热力学角度来说,较大的环境场相对湿度有利于TC的生成。通过改变季风涡旋的垂直结构,模拟季风涡旋的强度对TC路径突变的影响。通过诊断分析北折、西北行两种类型的TC,发现TC与季风涡旋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存在“藤原效应”,台风中心与季风涡旋中心会互相打转,并且慢慢靠近。北折TC的中心会与季风涡旋中心重合,再分离,而西北行TC的中心则不会重合。季风涡旋对称环流能够改变非对称引导气流的方向。北折TC中,初始阶段季风涡旋的气旋性环流更强,这会使得非对称引导气流的方向更偏西,有利于TC更快地向西移动。而随着两个涡旋中心的不断靠近,甚至重合,涡旋结构对称化加强,会减弱向西的非对称引导气流,从而使得TC向西移动减弱。此外,北折TC中心与季风涡旋中心的重合,会加强东南象限的Rossby能量频散,促使南风分量增强,从而有利于路径向北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