醌基聚氨酯与空白聚氨酯的制备表征及其催化生物反硝化特性研究

来源 :河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ho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含有硝酸盐的废水污染的日益严重,生物法处理废水技术得到了关注,富含醌基氧化还原介体催化生物反硝化技术成为了研究热点。故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将聚氨酯(PU)与蒽醌类化合物反应,制备出功能性生物载体,通过研究发现空白聚氨酯也具有加速生物反硝化的性能,论文中详细探索了空白聚氨酯材料与功能生物载体的催化生物反硝化的原理及特性,通过优化材料的合成路线,确定出催化生物反硝化效果良好的实验条件。实验将2-氨基蒽醌通过化学反应接枝到聚氨酯材料上,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证实了富含氨基的蒽醌成功接枝到聚氨酯材料中。在催化生物反硝化实验中,富含蒽醌的聚氨酯材料在80℃发泡下的催化效果最好,在80℃下发泡的蒽醌类聚氨酯材料12h内对硝酸盐的去除率达到62.5%,是空白实验的1.3倍。而薄膜聚氨酯材料能够避免脲化学结构对反硝化作用的不利影响,能更快地加速降解硝酸盐,催化生物反硝化的作用随着聚氨酯材料富含蒽醌量的增加而增加,加入2-3g氨基蒽醌的聚氨酯材料后,在12h内的去除率能够达到85%,不同种富含氨基蒽醌材料加速效果不同,但12h内去除率均能达到80%以上。进一步通过实验发现空白聚氨酯材料依然具有加速催化生物反硝化的作用,这一发现促使我们研究不同结构的PU材料对催化生物反硝化的影响,这部分研究内容也成为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之一。不同原料合成的聚氨酯材料的催化生物反硝化的研究结果表明,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与聚醚多元醇合成的聚氨酯材料加速降解硝酸盐的效果明显,在8h左右能够降解完全,去除率能够达到90%左右。随着聚氨酯材料添加量的增加,硝酸盐的去除率也明显增强。对苯二异腈酸酯与聚醚多元醇合成的聚氨酯材料能够有效地加速降解硝酸盐,而用H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合成的聚氨酯材料并没有明显的加速作用。有加速作用的聚氨酯材料表现出稳定的加速作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重复利用稳定性,是实际降解硝酸盐的稳定材料。不同的含羟基化合物与异腈酸酯反应生成的聚氨酯材料对催化生物反硝化的效果不同。蓖麻油与TDI合成的聚氨酯材料具有加速降解硝酸盐的作用,加入4g在10h时去除率能够达到87%,是空白实验的1.3倍。4gTDI与聚醚多元醇或者聚酯多元醇合成的聚氨酯材料在8h去除率为87.5%左右,是空白实验的2倍,HDI与聚醚多元醇合成的聚氨酯对降解硝酸盐没有明显的作用。综上所述,富含蒽醌的聚氨酯材料与空白聚氨酯材料均具有良好的催化生物反硝化作用,为高分子材料对硝酸盐废水的降解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其他文献
基于内源乳化凝胶化法制备海藻酸钙微胶囊的工艺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在此工艺中液体石蜡常常作为制备海藻酸钠微胶囊的油相,考虑到食用油相比液体石蜡应用于食品、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加快,铁路桥梁不可避免的靠近断层带甚至要跨越断层带,容易受到近断层地震动的影响;同时对于穿越软土地区的铁路桥梁而言,桩土相互作用是影响其动力特性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但是既有研究对桩土相互作用考虑过于简单,很少考虑土体非线性、接触非线性等对上部结构的影响。本文以武广客运专线中(48m+80m+48m)连续梁桥为研究对象,对近断层地震动、铁路列车荷载作用下的“桥梁-土-桩基系统”的动
随着全球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消费也相应的持续增长。太阳能是当前利用新能源的重要方式之一,光伏并网发电技术将光伏发电系统直接与电网相连,并网光伏系统已经成为太阳
噻酰菌胺是一种新颖的杀菌剂,具有良好的速效和持效性。作为一种植物激活剂可以激发作物本身所具有的寄生抗病性,提高作物本身的抗病能力,从而持续地防治病害,连续使用后不易
目的:探讨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与心理状况之间的相关性,观察调气和胃饮治疗肝胃不和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中医药临床治疗RGERD提供参考。方法:研究一:采用问卷调查法、描述统计法、相关性分析法,收集符合标准的RGERD患者中医四诊临床资料、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结合患者的舌象和脉象将其分为肝胃不和证、肝胃郁热证、中虚气逆证、气
虾夷扇贝富含蛋白质,是一种重要的水产经济动物。热加工过程中,蛋白质会发生构象变化和分子聚集,从而变性影响制品的品质。因此,本文选取虾夷扇贝为研究对象,考察热处理过程
海参具有较强的自溶能力。内源性蛋白酶对海参自身蛋白的降解作用是海参自溶的主要原因。丝氨酸蛋白酶广泛分布于动物体内,是造成虾、鱼及相应制品自溶的重要内源性蛋白酶之
基础隔震是提升建筑结构震害防御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框架结构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尽管有些隔震建筑在真实地震中经受住了考验,但具体的隔震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的量化分析。通常,
常规有机朗肯循环受限于实际工质,而实际工质的物性是定量,非变量,因此不能进行有机朗肯循环的理论化或一般性规律研究。本文基于梯形循环及其理论模型,建立工质饱和线形状(
近年来,有机-无机纳米复合微球(Organic-inorganic Nanocomposite Microsphere)的合成是国内外的一个研究热点,这种有机-无机复合微球兼有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的优点,因而可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