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植物耐热性研究的意义日益突出。迄今,植物耐热性的重要成果主要来源于对模式植物拟南芥热敏感突变体的研究。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ATG7突变能修复fes1a耐热性缺陷,在此基础上,本课题进行了ATG7突变能修复fes1a耐热性缺陷的机理研究。首先,比较分析了六种拟南芥热敏感突变体的热敏感性,即hot1、apx2、fes1a、hsfa7a、hop1-2-3及hsp70-15。实验结果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植物耐热性研究的意义日益突出。迄今,植物耐热性的重要成果主要来源于对模式植物拟南芥热敏感突变体的研究。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ATG7突变能修复fes1a耐热性缺陷,在此基础上,本课题进行了ATG7突变能修复fes1a耐热性缺陷的机理研究。首先,比较分析了六种拟南芥热敏感突变体的热敏感性,即hot1、apx2、fes1a、hsfa7a、hop1-2-3及hsp70-15。实验结果表明,hot1热敏感性最高,fes1a热敏感性仅次于hot1位居第二,apx2、hsfa7a和hop1-2-3的热敏感性基本相同,但均低于fes1a,共同位居第三,而hsp70-15的热敏感性最低。利用这些热敏感突变体,通过杂交繁育,获得培育ATG7和热敏感基因的双突变体。对双突变体的热敏感性测试结果表明,ATG7突变不但能修复fes1a耐热性缺陷,而且还能修复hot1、apx2和hsfa7a多种热敏感突变体的耐热性缺陷,说明ATG7突变能广泛地修复热敏感突变体。转录组数据表明,与fes1a相比,atg2 fes1a和atg7 fes1a的IAA合成相关的醛氧化酶基因(AAO1)和吲哚乙腈水解酶基因(NIT2)均显著上调,前者介导IAA合成中的TAM途径,后者在IAOX途径中负责将吲哚-3-乙腈(IAN)水解成IAA。此外,实验结果还表明,在热胁迫恢复期fes1a幼苗中IAA含量显著低于atg7 fes1a,外施植物激素IAA能提高fes1a的耐热性。在atg7 fes1a双突变的基础上,利用突变杂交方法,培育了atg7 fes1a aao1和atg7 fes1a nit2三突变体,以期进一步探究ATG7突变修复fes1a的耐热性缺陷的机制中所涉及的IAA合成通路。本课题的主要创新点:1、本研究涉及到的热敏感突变体的热敏感性有明显差异;2、ATG7突变能修复多种热敏感突变体,植物细胞自噬是植物抗热的不利因素;3、热敏感突变体fes1a中内源激素IAA的含量显著低于atg7 fes1a双突变,自噬导致fes1a突变体IAA含量下降,且外施IAA能部分修复fes1a耐热性缺陷。
其他文献
掌握高速公路服务区交通流量情况,可以让高速公路服务区管理人员合理地进行服务区资源的配置,让出行者享受更优质的服务。现有服务区大多都未配置车辆检测设备,无法方便且准确地感知服务区流量参数。因此,如何利用现有高速公路设备获取高速公路服务区交通流量情况,无论是对服务区设施布局还是对服务区服务能力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在分析车辆在服务区路段速度分布情况基础上,研究了基于车速划分的车辆驶入服务区判别方法。
强震作用下液化侧向扩展场地很容易发生侧向大位移,砂土的液化侧向流动是造成大量桩基损坏,地面塌陷和上部建筑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全球各地地震频发,由地震引发的液化侧向扩展问题给世界各地造成了严重的人身危害和经济损失,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此类问题,做了大量的桩-土动力相互作用研究,也在寻找处置砂土液化侧向扩展的有效手段。而排水法是一种处置液化场地的有效措施,但以往的柔性碎石桩很难满足现代建筑对承载力的要求
电-气互联系统因其具有高效、灵活等特点,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率与供能可靠性,被认为是极具前景的能源供给模式。随着燃气轮机与电转气设备的广泛应用,电力系统与天然气系统之间的耦合程度愈发增强,这使得电力/天然气负荷以及间歇性能源出力等不确定性因素能够对所属子系统产生影响外,还可通过耦合元件传递至另一个子系统,进而给电-气互联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带来巨大挑战。因此,有必要针对电-气互联系统的概率最优能量流分
碳点作为一种新型准零维材料,自发现以来,就因其优异的光学性质吸引了大批科研工作者的注意。与其他传统的荧光化学染料相比,碳点的光致发光稳定性更好、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更加广泛;不仅如此,碳点还具有更低的细胞毒性与优于一般探针的生物相容性,使其在生物成像、荧光传感等领域更具有应用前景。本论文详细介绍了碳点的合成、制备、性质以及应用,制备了氮掺杂碳点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表征,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低温介质阻挡等离
背景和目的:近年来研究表明,H6亚型禽流感病毒在家禽中广泛流行并传播到哺乳动物,甚至偶尔感染人。研究表明,H6、H5、H9在家禽中共流行时,病毒可能在宿主感染过程中发生基因重配进而使病毒的某些基因特性发生改变。其中关键位点的改变促进病毒感染机制进化,导致病毒进而扩大宿主范围、增加与人型SAα-2,6Gal受体结合的几率。目前,H6N2亚型AIV的进化演变、跨种属传播及其基因特征尚未研究清楚。前期我
数据中心的可靠性一直是学术界和工业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存储系统的故障会严重影响服务的高可用性。硬盘作为主要的存储设备,突然发生故障可能导致关键数据的永久丢失,给用户和云服务厂商造成巨大损失。近些年研究人员主要采用机器学习技术对硬盘故障进行预测,以此减少故障发生时的运维成本。但由于不同数据中心的硬盘S.M.A.R.T.数据质量有较大差异,并没有哪一种预测模型能够很好地适应所有环境,因此,故障预测系统面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是目前研究最广泛的多相催化剂,其活性物种的结构尺寸和分散状态是影响催化剂活性的重要因素。而催化剂活性物种的前驱体种类、负载方式及其与载体键合力对其结构尺寸和分散状态有重要影响。与传统负载型催化剂相比,单分散原子(簇)金属催化剂能够暴露出更多的活性位点,提高了活性中心金属原子的利用率,降低了贵金属催化剂的制造成本。尺寸的减小引起许多新的特性(急剧增大的表面自由能、量子尺寸效应、不饱和
在传感领域中,人们一直致力于得到高精度的测量结果,随着光电技术的日渐完善,激光传感技术以非接触、精度高、稳定性好、抗干扰等优点在该领域担任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年来,出现了一种利用反馈光调制输出特性的激光自混合干涉效应,其不仅具有传统双光路干涉技术的半个波长精度,而且利用该技术组成的系统还拥有结构紧凑、易准直、对激光器类型不做要求等优点,因此在振动、位移、速度、医学传感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本文先对激
生物质能是自然界中有生命的植物以生物质作为媒介储存太阳能而产生的能量,属于可存储的再生能源。生物柴油是生物质能源最重要的代表,具有含氧量高,储运安全、燃烧友好、循环再生等优点,在发动机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以癸酸甲酯MD(C11H22O2)和正庚烷NHP(n C7H16)作为生物柴油的替代混合物,运用误差传递直接关系图法,对MD和NHP详细机理进行了简化,得到了一个含1187个组分、5191个
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是一年生的苋科藜属双子叶草本植物,起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是当地重要的粮食来源,已有7500多年的种植历史。藜麦品种众多,能够耐受瘠薄、干旱、盐碱、霜冻等一系列非生物胁迫和病虫害等生物胁迫。藜麦营养价值极高,是FAO认定的唯一一种单体植物即可满足人体基本营养需求的食物。由于藜麦出色的营养、功能特性,近年来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在遗传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