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会理拉拉IOCG矿床辉钼矿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uyuspecialsh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氧化物铜金矿床(IOCG)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矿床类型,从资源储量来看,IOCG矿床富含大量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Fe、Cu、Au、U、Ag、REE、Co、Mo等可综合利用的金属。以时间跨度来看,从太古宙至显生宙均有此类矿床,且在全球均有分布。四川会理拉拉IOCG矿床位于扬子地台西缘康滇地轴中段,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铜矿生产基地,该矿床赋存于古元古界河口群落凼组火山沉积岩系中,是近年来新确认的一个典型的铁氧化铜金矿床(IOCG)。现已查明本矿床钼储量超过20万吨,平均品位为w(Mo)=0.03%,且钼矿化与铜矿化密切相关。因此,本文以拉拉矿床辉钼矿为研究对象,结合区域地质、矿区地质和矿床地质研究,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拉拉矿床不同期次辉钼矿的矿相学、多型及成分特征、铼-锇同位素、硫同位素、微量及稀土元素以及与其共生的萤石氢-氧同位素展开了研究,取得以下认识:1.拉拉矿床存在两个期次的辉钼矿,其中辉钼矿(I)形成于变质热液期,以浸染状填充于黑云母片岩中,与萤石、黄铜矿、磁铁矿共生,呈鳞片状、规则的板柱状、弯曲的板柱状,其多型为2H型,其晶体化学式为:(Mo4+0.994612Se4+0.001434Te4+0.000632W4+0.000149Re4+0.000038Sn4+0.000045)S2+2;辉钼矿(II)形成于后期叠加热液期,以团块状填充于钠长变粒岩中,与方解石、黑云母、黄铜矿共生,晶体粗大,其多型为辉钼矿(II)为2H+3R型,其晶体化学式为:(Mo4+0.984358Se4+0.005304Te4+0.001385W4+0.000727Re4+0.000093Sn4+0.000339)S2+2。2.拉拉矿床中辉钼矿(I)的Re-Os同位素表面年龄为1023~1042Ma,其成矿物质属于壳幔混源,与其成矿主要受Rodinia超大陆的拼贴作用的影响;辉钼矿(II)的Re-Os同位素表面年龄为847 Ma、852Ma,其成矿物质属于壳源-壳幔混源,其成矿主要受到Rodinia超大陆的裂解事件的影响,期间辉长岩岩浆的侵入为本期辉钼矿的成矿提供必要的空间和热源。3.辉钼矿(I)的δ34S∑S(‰)为1.43‰,代表了本矿床变质热液期的辉钼矿中的硫主要源于壳幔混源,本期硫同位素平衡温度为569.99℃;辉钼矿(II)δ34S∑S(‰)为-2.87‰,代表了本矿床后期热液期辉钼矿的硫源主要壳源且与壳幔混源物质的加入有关,本期硫同位素平衡温度为304.48℃。4.与两期辉钼矿共生的萤石中流体包裹体的H-O同位素研究表明:(1)辉钼矿(I)成矿流体的δ18OH2O值变化于+4.70‰~+13.50‰,平均+9.10‰,δ18DH2O范围在-60.40‰~-37.30‰,平均-31.85‰,成矿流体主要为变质水;(2)辉钼矿(II)的δ18OH2O范围在-7.60‰~-5.4‰,平均-6.50‰,δ18DH2O范围在-67.3‰~-53.2‰,平均-60.25‰,成矿流体主要为大气降水。5.辉钼矿(I)的金属成矿物质来源于围岩,本期辉钼矿∑REE高,且其LREE富集、Eu负异常的特征主要受控于成矿流体本身的性质,或者与其围岩中含黑云母有关,暗示了其成矿流体的形成温度较高;辉钼矿(II)的成矿流体可能与外来流体的加入有关,且形成温度相对较低,其Eu正异常与成矿流体温度有关,Ce负异常主要受控于成矿流体所处的物理化学环境,并暗示了其成矿流体具有高氧逸度的性质。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贵州大方地区野外踏勘及室内资料整理与分析,结合测制野外实测地层剖面得到的沉积构造、岩石组合特征、生物化石等资料,参考前人已得的数据资料,对研究区内的地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