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小分子印迹凝胶SPR传感器的构建、表征及分析应用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ycas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子印迹技术是一种制备对目标分子(模板分子)具有专一识别性的分子识别材料(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新兴技术。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表现出预定的选择性与高的亲和力,并且还具有稳定性高、抗恶劣环境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近年来在诸多领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是一种能够测定发生在金属膜上的折射率变化的表面敏感光学技术,金属膜表面的折射率变化是由于发生在膜表面的识别事件或化学反应引起的。由于其具有检测速度快,简单,无需标记,高灵敏度和实时测量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食品安全、药物分析等各个领域。本文将分子印迹技术(MIT)的选择性高、识别性能好、制备简单和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PR)检测的灵敏性高、响应性能好、无需标记等优点相结合,以使用少量交联剂制备的印迹凝胶膜对模板分子的响应收缩为基础,采用光引发聚合方式制备了三种分子印迹SPR传感器。选取3,3-二氯联苯胺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采用在SPR芯片上表面固定光引发自由基的方式,在SPR芯片上制备了3,3-二氯联苯胺分子印迹SPR传感器。利用接触角测量技术、原子力显微镜、电化学以及溶胀测量技术对传感器进行表征。SPR光谱上波数位移的变化表明,与非印迹凝胶传感膜相比,印迹凝胶传感膜能够特异性结合3,3-二氯联苯胺分子。当3,3-二氯联苯胺浓度在9.0×10-12–5.0×10-10mol/L时,印迹凝胶SPR传感器与3,3-二氯联苯胺响应时的波数变化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3,3-二氯联苯胺与印迹凝胶膜中的印迹位点之间的结合常数为2.54×1011L/mol。基于信噪比为3时,自来水与土壤的检出限分别为0.471ng/L和0.772ng/kg。在自来水与土壤的回收率分别为99.6%和94.2%,说明该方法具有好的重现性和较高的精密度,能够作为检测3,3-二氯联苯胺的有效方法。以苏丹红I印迹的凝胶膜对模板分子的响应收缩为基础,利用表面引发聚合技术在SPR芯片上制备了苏丹红I印迹SPR传感器,利用电化学和溶胀测量技术对传感器进行表征,建立了对苏丹红I的SPR检测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8.010-10–1.010-8mol/L (R2=0.9987),苏丹红I和印迹凝胶膜中的印迹位点之间的结合常数为6.57×106L/mol。方法用于样品红辣椒粉和腌制品中苏丹红I的检测,其检出限分别为3.410-10mol/L和2.510-10mol/L。红辣椒粉中两个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38%和2.10%,腌制品试样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13%。说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重现性。以诺氟沙星为模板分子,4-乙烯基苯甲酸为功能单体,利用表面引发聚合技术在SPR芯片上制备了诺氟沙星印迹SPR传感器;利用电化学和溶胀测量技术对传感器进行表征。实验过程中研究了pH值对分子印迹膜吸附性的影响,并在选取的最优pH值下对其吸附性和选择性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与非印迹传感器相比,印迹传感器具有较好的吸附性和选择性。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6.010-12–1.010-9mol/L (R2=0.9975),诺氟沙星和印迹凝胶膜中的印迹位点之间的结合常数为5.26×108L/mol。将该方法用于检测牛奶和鱼样品中的诺氟沙星,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2%和93.7%,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05%和2.10%。基于信噪比为3时,对牛奶和鱼样品的检出限分别为1.3410-12mol/L和2.0610-12mol/L。
其他文献
钛合金作为新型结构材料,具有简单的耐热性、高比强度和韧性,已不能满足航空航天军工等飞速发展的高科技领域,与异种材料连接组成低成本、综合性能优异的结构件是匹配高要求
本论文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ClO2-12-乙酰乙酸烯丙酯(AAA)和NaClO2-KI-乙酰乙酸甲酯(MAA)化学振荡反应体系。在ClO2-I2-AAA体系中,288nm和360nm处不加淀粉时观察不到
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企业的筹资方式和渠道多种多样。面对众多的筹资方式和渠道,最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如何能够在企业资金最少的情况下筹集到企业所需要的资金呢?这
政府行政过程从本质上讲也是政府信息的流动反馈循环过程。文章从信息服务的角度分析了当前政府信息服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探寻了人员素质、政府体制、法规制度和行政安
在我国投资管理公司虽然经过形成与发展,已初具规模,但是对于中国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而言,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本文通过研究投资管理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理论、构成要素,分析其
蝶烯(Iptycene)是一类含有多个芳香结构单元并具有双环[2.2.2]辛三烯类骨架的桥环类化合物的总称。目前,三蝶烯和五蝶烯是蝶烯类化合物中研究最多也最为透彻的两个化合物,这
随着溶剂理论及溶液化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研究离子溶剂化的现象,这是因为溶液的微观结构及组成状况决定着宏观的性质。要想充分深入的了解离子在溶液中的弱相互作
<正>早春葡萄叶片黄化现象在设施葡萄栽培过程中经常发生,有果农认为是缺铁,盲目补铁,大多数却不能解决问题,现将早春葡萄叶片黄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1葡萄发芽时叶
<正> 1 背景 在大约40亿年以前,地球表面的变化还主要是由物理和地质过程驱动的。那时,火山、陨星和大陆漂移塑造着这个星球的面貌。当最原始的生物体出现以后,在地球表面上
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被用于生物医药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中,对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生物大分子具有分子量大,结构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