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萨特存在主义视角分析美国内战后艾米丽·狄金森减少写作的原因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ang20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狄金森无疑是美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女诗人。尽管生前几乎没有发表作品,狄金森的诗歌,以及她的诗歌中特立独行的灵魂为她赢得了众多读者。有关她的研究也一直是文学研究界的热门话题。闭门谢客,终身未嫁,诗歌写作是狄金森自己选择的精神伴侣。自十九世纪后期以来,狄金森的影响久盛为衰。在西方文坛,特别是在美国,从狄金森生前发表的第一首诗歌开始,一百多年来诗人始终都是学界的宠儿。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单独研究狄金森的诗歌是不够的,他们还孜孜不倦地探究着那个诗册之外、活在现实世界中的那个女人。虽然国外批评界已经普遍认可了内战对诗人的影响,并且已经对一些内战诗从死亡主题、女性主义、心理分析、宗教和跨学科等多个角度展开分析,可国内的学者们却极少关注到诗人与美国内战之间的联系。存在主义是一场二十世纪初期风靡于世界范围内的哲学运动。它关注的是人的真实存在,并强调了个人的平等,这是与当时的大历史环境分不开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人类社会遭到重大打击,人类文明险毁于一旦,残酷的现实之下存在主义应运而生。那些善于思考现实的存在主义大家里多是文学巨擘,他们的存在主义宣言深深地印刻在了当时的影像作品和文学创作之中。而美国内战就是发生在类似的战争背景之下。运用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特别是通过他的存在主义三原则,这篇论文选取了25首与美国内战有关的狄金森诗歌以及诗人和亲友的相关信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战争对女诗人认知的影响,以探究狄金森在1865后减少写作的原因。最终得出结论:诗人创作量的减少并不代表着诗人向现实生活屈服,而是她经历过内心的苦苦挣扎和不懈斗争之后终于摆脱了心灵上的桎梏,重获自由与灵魂的安息。文章中会清晰介绍萨特的存在主义三原则,并在此基础之上细细品读所选诗歌与信文,希望能帮助后来读者对这位伟大女诗人的理解与欣赏。
其他文献
结合多方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针对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课程设计,提出由学生自主选题,分组完成,充分运用所学的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的理论知识进行创新性的设计实验。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小微企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有效性是不可替代的,例如增加就业、推动经济增长等。但是融资难、贷款难一直是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
分析信息化社会给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带来的新挑战和新任务,提出以培养和提升信息素质为目标的课程改革思路,从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改革
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品质培养,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而且绝非一蹴而就,需要经历一定的过程。所以,要注意循序渐进,潜移默化,按照一定的步骤与计划科学进行,这样才能水到渠
教材管理在高校内涵建设与教学管理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已经逐步向大众普及化教育发展。高校需要尽力地创造条件去满足广大学生个
顶岗实习是职业院校培养专业人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高职院校在顶岗实习方面作过积极探讨与尝试。针对实施效果不理想的现状,文章对顶岗实习岗位与工作任务、顶岗实习内容
针对2013年教育部考试中心修订考试大纲和改革等级考试,反思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提出借鉴国家级考试宗旨和考核目标改革该课程教学的措施,提高学员的实践应用能力和自主
文明的语言能体现一个人的优良素质,同时也决定了一个人在社会当中的形象及位置。如何流畅地运用口语进行交流,是俄语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想学好口语,课堂是个关键。要重视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