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狄金森无疑是美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女诗人。尽管生前几乎没有发表作品,狄金森的诗歌,以及她的诗歌中特立独行的灵魂为她赢得了众多读者。有关她的研究也一直是文学研究界的热门话题。闭门谢客,终身未嫁,诗歌写作是狄金森自己选择的精神伴侣。自十九世纪后期以来,狄金森的影响久盛为衰。在西方文坛,特别是在美国,从狄金森生前发表的第一首诗歌开始,一百多年来诗人始终都是学界的宠儿。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单独研究狄金森的诗歌是不够的,他们还孜孜不倦地探究着那个诗册之外、活在现实世界中的那个女人。虽然国外批评界已经普遍认可了内战对诗人的影响,并且已经对一些内战诗从死亡主题、女性主义、心理分析、宗教和跨学科等多个角度展开分析,可国内的学者们却极少关注到诗人与美国内战之间的联系。存在主义是一场二十世纪初期风靡于世界范围内的哲学运动。它关注的是人的真实存在,并强调了个人的平等,这是与当时的大历史环境分不开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人类社会遭到重大打击,人类文明险毁于一旦,残酷的现实之下存在主义应运而生。那些善于思考现实的存在主义大家里多是文学巨擘,他们的存在主义宣言深深地印刻在了当时的影像作品和文学创作之中。而美国内战就是发生在类似的战争背景之下。运用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特别是通过他的存在主义三原则,这篇论文选取了25首与美国内战有关的狄金森诗歌以及诗人和亲友的相关信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战争对女诗人认知的影响,以探究狄金森在1865后减少写作的原因。最终得出结论:诗人创作量的减少并不代表着诗人向现实生活屈服,而是她经历过内心的苦苦挣扎和不懈斗争之后终于摆脱了心灵上的桎梏,重获自由与灵魂的安息。文章中会清晰介绍萨特的存在主义三原则,并在此基础之上细细品读所选诗歌与信文,希望能帮助后来读者对这位伟大女诗人的理解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