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洲金融危机后,加紧处置不良贷款以化解金融风险,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1999年,我国成立了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集中处理四大国有银行经年积累下来的不良贷款。随着人们对不良贷款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不良贷款也演变为金融热点问题之一。在各国不遗余力地处置不良贷款过程中,特别引起关注的是不良贷款的定价问题。因为不良贷款定价的高低不仅影响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的经营业绩,也影响着资产管理公司的顺利退出。国外和国内在不良贷款处置过程中进行了大量实践和创新,而理论界也纷纷对不良贷款定价问题展开学术研究,在定价模型研究和定价方法应用方面取得一定成果。本文力图在定价模型改进和定价方法的应用研究方面有所创新,主要从以下方面阐述不良贷款处置中的定价问题。
第一章,对不良贷款的范围进行界定,结合我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分析我国不良贷款的现状,并对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进行简要分析,通过对不良贷款进行处置的各种方式的分析,阐述不良贷款定价的定义和意义,引入我国不良贷款处置中的定价问题。
第二章,对有关资产定价的理论进行概述,这些理论包括现金收益现值法定价理论、成本法定价理论、市场法定价理论、清算价格法定价理论以及经营期权定价理论,阐述它们的定价原理和适用性。
第三章,阐述不良贷款定价的三种模型:现金流量定价模型、清偿比例定价模型和资产风险定价模型;结合摩根·斯坦利的定价过程,分析不良贷款定价要考虑的因素,对我国不良贷款处置定价模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设想。
第四章,结合国外各国关于不良贷款处置定价方法的实践,对不良贷款定价的各种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
第五章,对我国资产管理公司的不良贷款定价方法进行分析,提出公平市价法是我国不良贷款处置定价的合理选择,并结合案例对我国不良贷款定价模型和定价方法的应用做进一步分析。
最后,通过分析得出不良贷款定价模型使用和定价方法选择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