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汇率作为一国内外经济中的重要参数,是制定经济政策,衡量经济运行状态,实现经济利益的重要参考因素。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汇率的形成是多国政治、经济和金融各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复杂过程。作为汇率理论的核心内容,均衡汇率是一国汇率高估或低估的判断标准。自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后官方与学术界纷纷就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以及是否能有效地确定一个合理的汇率水平做出了讨论;合理的汇率水平对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外部收支的可持续性同时也是国内宏观经济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因此,如何基于我国的经济基本面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回顾了关于汇率理论的国内外研究成果,概述了汇率的基本概念及均衡汇率理论的发展。然后进行了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实证研究,在传统的BEER模型基础上构建一个简约单方程模型,对样本区间为1995年至2012年影响人民币均衡实质汇率的经济基本面因素以及汇率失调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比与归纳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创新之处是以全要素生产率代替了单纯以GDP作为衡量的经济发展程度的指标,得出了当前人民币汇率失调的百分比,并同时利用H-P滤波法分析在长期中各个因素对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影响程度,实证表明在样本区间内实际汇率围绕均衡汇率波动使得失调表现为一种常态。最后回归于理论层面,定性分析了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对中国宏观经济均衡的影响,进一步给出了改善人民币汇率失调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