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接壤。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两廊一圈"建设步伐的加快,滞留广西西南边境地区的跨境流动人口规模和频次不断增大。这种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无庸赘言,但其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也不容忽视。其中,跨境流动人口中的商贸类人员、劳务类人员、跨国民族类人员以及"三非"人员因各自的需求滞留时间相对较长且聚集程度高,他们的流动相互结成了一张规模庞大且复杂的社会关系网,在我国的西南边疆地区构成了一个特殊的跨境流动人群并对我国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构成了潜在的、相当大的威胁,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风险。如何化解由于跨境流动人口带来的社会风险,创新广西西南边境地区跨境流动人口社会风险管理,成为了我们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文中尝试探讨和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借助文献研究法、结构性访谈法和定量分析方法,在占有大量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从广西西南边境地区概况及该地区的跨境流动人口态势出发,对广西西南边境地区的跨境流动人口进行分类,并进一步归纳出跨境流动人口的基本特征。立足于广西西南边境地区跨境流动人口的实际,仔细梳理了广西西南边境地区跨境流动人口社会风险的诱因,对广西西南边境地区跨境流动人口社会风险的类型、特征进行多维考察。在充分把握社会风险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指出广西西南边境地区跨境流动人口社会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包括:跨境流动人口管理主体的不作为、管理主体力量疲软、管理手段失灵、管理部门协同不足、口岸设置不合理,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这些不足存在的原因。基于这些不足和原因的分析,为消弭广西西南边境地区跨境流动人口社会风险型构了国际、政府、社会、个人四个层面合理分担风险责任的策略框架,认为改进广西西南边境地区跨境流动人口社会风险管理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国际层面上需要加强与越南方面的合作并更广泛地寻求国际合作;政府层面需要增强社会风险管理部门风险意识、完善跨境流动人口法律法规建设、各社会风险管理部门合力严堵"三非"人员、加强对易引发社会风险实际问题的处置;社会层面上需要民间组织不断增强自身社会风险管理的能力、传播媒介积极参与社会风险的防范与化解;个人层面则需要强化双方边民的风险忧患意识和依法出入境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