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方式的选择研究——以鼎晖退出分众传媒为例

来源 :河北经贸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wencheng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融资粉墨登场,私募股权投资便是其中之一。私募股权投资主要是针对未上市企业的投资,并通过退出投资获取收益。私募股权投资的退出方式主要包括公开上市、股权转让、企业并购、股权回购、企业清算五种。私募股权投资的退出是整个私募基金运作的最后一环,也是私募机构取得投资收益的一环,完善的退出渠道对于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至关重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只有通过退出才能够获取投资收益,实现资本的循环投资。  文章采用了规范研究和案例相结合的方法,分众传媒在鼎晖的资金支持下取得了高速发展,并于2005年在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开上市,鼎晖投资以IPO的方式退出分众传媒并获取了高额的投资回报,远远超过了当年私募投资退出回报的平均水平,成为私募行业投资退出的典型代表,对私募领域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谱写了私募领域成功退出的传奇。文中分析了鼎晖投资退出分众传媒的原因及退出方式的选择,并对退出方式的回报进行分析。  本文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主要结论:宏观经济周期、资本市场环境、融资企业内因是影响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方式选择的核心因素,在对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后方可做出最佳选择;在退出方式的选择上,IPO方式的投资回报最高,是首选的退出方式,但私募机构不能一味追求IPO方式退出投资,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合理有效的退出方式。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在深入探讨和分析国内外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我国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方式的选择问题。根据案例研究结果,分析确定最终退出方式时主要关注的因素,并结合我国私募投资行业的退出现状,对促进我国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渠道的完善提出具体建议及参考。
其他文献
债务融资可以通过减少经理人的自由现金流、增加企业风险以及强化债务人的监督稽查角色达到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目的。但这种债务融资的治理效应都是建立在预算“硬”约束的基础之上。Dewatripond和Maskin(1995)发现,在预算软约束下,企业的债务融资治理是无效的。在新兴市场经济体中,预算软约束现象尤为普遍。我国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是在政府主导下完成的,国有上市公司与国有商业银行存在
国家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重视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主导作用,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各方深度合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可见创新已成为我国发展战略核心,而企业层面的技术创新已上升到行业和国家层面的科技创新。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经济的渐进式增长,但科技的潜在经济价值必须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来实现,知识、技术和管理创新等科技创新的三个维度有助于商业模式的重构。因此,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信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物质文化生活产生了大量的数据,人们开始意识到海量的数据当中蕴藏着丰富的经济和政治价值,因此,大数据产业应运而生,并且在2012年进入了大数据市场成长时期,同年,我国政府推出了相关的大数据发展扶持计划,促进了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我国大数据市场规模逐年增大,并且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增大,到2015年则高达69.16%,对我
在对果树生长不利的各类病虫害中,虫害对果树的危害最大,杀虫剂与果农防治各种果树害虫息息相关。但是,目前化学杀虫剂的长期使用使得环境被严重破坏,随着时间的推移,果树害虫的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