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econdLife的体验式学习环境构建——以图书馆员职前学习环境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yufei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及虚拟现实技术的教育应用打破了人们对于学习环境认识的局限性。三维虚拟现实技术为网络环境下的情境式教学、虚拟实验、体验式学习、培训研讨等创造了学习条件,可以有效地克服传统网络环境中情境性缺乏、学习主动性难以发挥以及学习交互性不强等问题。SecondLire是目前最受欢迎的三维网络平台之一,该平台以其高度的现实模拟被人们称为“虚拟世界”、“第二人生”。   本论文的研究基于SecondLife平台开展,尝试性地探索在该平台上构建学习环境,开展体验式学习活动,探讨其在支持体验式学习中的潜力。论文首先对SecondLife的特点及SecondLife中开展体验式学习的优势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以及SecondLife的特性提出了三维体验式学习环境的设计方案;接着,以图书馆员职前体验式学习环境为构建案例,借助三维建模、程序设计等技术依次实现了所设计的环境要素;最后,对平台进行了试用和验证。   研究认为,基于SecondLife所构建的学习环境,具有高度的现实仿真性,学习者参与学习体验的积极性高;学习者乐于分享,积极交互;学习者获得了比较真实的情境体验且能够积极地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研究逐渐被提上日程。我国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逐年倍增,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各层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均
以信息化为依托的现代智慧教育为国家、为学校、为家庭、为师生以及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但究其根本,多以智能作为手段,忽视人的智慧,容易陷入二元对立之中,导致教育发展不完善,造成现实发展中的不平衡,有厚此薄彼之嫌。怀特海的智慧教育将培养人活跃的智慧作为教育目的,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艺术,强调如何让知识“活”起来,协调关系,整合思维、学科,这些恰恰是信息化时代所缺乏的。
学位
教育活动虽然伴随人类发展始终,但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其合理性身份一直以来却备受质疑,如何对教育学的科学性进行澄清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学界需要面对的问题。“不可通约性”是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与费耶阿本德在1962年共同提出的概念,此概念与我们熟知的“范式”概念一起组成了库恩科学进步观的基础。虽然不可通约性理论从产生至今争议不断,但其巨大的理论价值和对于科学进步观的重要意义确是不可忽视的。对教育学的不可通约性
学位
人才的重要性在当今这个企业竞争日愈剧烈的市场环境下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企业在获得优秀人才的时候不遗余力,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或福利待遇,那么是否经验丰富、学识突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