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协商民主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是我国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民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协商民主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国家治理现代化等论断,这些理论不断深入和发展在新时期将协商民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更加密切的联系起来。因此,深入研究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我国协商民主问题,对于促进两者自身的发展、促进政治文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从基本概念出发,阐述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协商民主的相互作用关系,包括前者对后者的新要求以及后者对前者的作用。继而分析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协商民主存在的问题,力争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本文主要分为五部分。首先,第一部分是阐释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协商民主的概念。这一部分是全文的基础,分析治理与管理、国家治理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协商民主、我国协商民主的概念、特征等基本问题。首先分析治理的涵义,并与与之相联系的“管理”一词进行详细比较,分析其不同点和相互联系,在对比中更好地阐释“治理”一词的涵义。在此基础上,引出本文题目中出现的“国家治理”、“国家治理现代化”、“协商民主”、“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等核心概念,为下文的论述做好铺垫。第二部分分析了国家治理现代化对我国协商民主提出的新要求。本部分从两方面加以论述。首先,国家治理现代化对协商民主提出了制度化诉求,分别从体系和能力两个方面分析对于协商民主的制度化的要求。其次,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协商民主遵循更加科学的原则,分别从人民民主原则、党的领导原则、法治原则三方面加以论述。第三部分分析了协商民主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作用。这一部分从两者的契合点出发,结合学术界普遍认同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分别分析协商民主对国家治理民主化、法治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四方面的促进作用。首先,协商民主有助于国家治理民主化,分别从协商民主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提高主体参与效能三个方面说明;其次,协商民主有助于促进国家治理法治化,分别从协商民主提高立法质量、促进法律普及、促进法治思维和信仰的形成、发挥法制监督作用四个方面加以说明;再次,协商民主有助于国家治理制度化,分别从制度体系的构建和制度的认同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协商民主有助于国家治理科学化,分别从集中民意、发挥专业优势两方面说明。第四部分分析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协商民主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在新的背景下,就协商民主发展现状来看,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这部分分析了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相对落后、基层协商民主的问题以及协商成果的运用与转化三方面的问题。第五部分总结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协商民主的提升路径。这一部分着眼于对策研究。针对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协商民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在本部分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应对问题的对策。首先针对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协商民主制度体系以优化治理体系的对策;针对基层协商民主活力不足抑制基层治理效果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基层协商民主的发展的对策;针对协商成果运用与转化率低的问题,提出了提升协商效能以提升治理能力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