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产工艺对豆腐活性成分及产率和品质的影响

来源 :吉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cx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12个大豆品种为原料,采用不同生产工艺制作豆腐。测定豆腐中的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脂肪含量,并测定豆腐中的生理活性物质含量,如: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植酸含量及异黄酮含量,同时分析豆腐的得率、色度及质构特性。进一步分析豆腐中蛋白含量及其组分、脂肪含量与豆腐的品质特性之间的关系,分析豆腐中生理活性物质与豆腐的色度、品质特性之间的关系。为豆腐加工企业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熟浆生产工艺制作豆腐中的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7S(β-大豆球蛋白)含量及11S大豆球蛋白含量、生理活性物质含量均高于生浆生产工艺制作豆腐中相应成分的含量。(2)熟浆生产工艺制作豆腐得率高于生浆生产工艺制作豆腐得率。熟浆生产工艺和生浆生产工艺制作豆腐的得率、保水性差异比较大(p<0.05),而豆腐的色度和质构特性变化规律不明显。(3)蛋白质含量及其组分、脂肪含量与豆腐质构的关系:生浆工艺豆腐中蛋白质含量与弹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754),蛋白质含量与粘聚性、咀嚼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697,0.594),脂肪含量与弹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581)。熟浆工艺豆腐中蛋白质含量与弹性、粘聚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688,0.592)。(4)营养活性成分与豆腐品质的关系:生浆工艺豆腐中总酚含量与红度(a*)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677),总黄酮含量与黄度(b*)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661)。生浆工艺豆腐中总黄酮含量与豆腐的弹性、粘聚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695,0.609),异黄酮含量与豆腐的粘聚性、回复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635,0.73)。(5)不同生产工艺豆腐品质指标之间的关系:生浆工艺豆腐得率与硬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63),质构指标弹性与粘聚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788),质构指标粘聚性与咀嚼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646),质构指标粘聚性与回复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921),质构指标咀嚼度与回复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64)。熟浆工艺豆腐硬度与咀嚼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888),质构指标弹性与粘聚性、回复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797,0.866),质构指标粘聚性与回复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84)。
其他文献
笔者从微观角度理论上分析了金融冲击、资本结构与企业产出,金融冲击、劳动投入与企业产出,以及金融冲击、金融摩擦与企业产出的影响路径,以此为基础,利用GARCH模型计算了来
休谟问题主要是有关"是"与"应当"的关系、事实与价值的关系、"实然"与"应然"的关系、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关系,以及价值判断的正当性、逻辑推理的有效性的问题。休谟法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