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维电极法是近年来新兴的水处理技术,其具有处理效率高、能耗低、能够彻底降解污染物、无二次污染等优点,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但是三维电极反应器降解有机物过程复杂,所以其降解机理至今还未有定论。近年来,国内外持续关注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PPCPs)对环境的污染。非那西丁就是PPCPs中的一种典型污染物,其具有危害性大、毒性强、很难被一般微生物所降解等特点。论文采用三维电极反应器对非那西丁模拟废水进行电化学氧化实验研究。实验采用石墨电极作为阴极和阳极,自制A/B粒子作为第三维粒子电极,对模拟非那西丁废水进行了处理。实验揭示其电化学氧化机理,发现非那西丁降解的中间产物并推导其降解过程,探索三维电极反应器降解非那西丁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了三维电极对有机物的降解机理。其降解机理是通过直接电化学氧化和间接电化学氧化共同作用下对有机物进行降解,直接电化学氧化主要能够去除非那西丁分子上的支链,间接电化学氧化产生的羟基自由基能够打开苯环,从而彻底矿化有机物。氧气的加入可以使电化学氧化效率提高。借助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定性分析三维电极降解非那西丁的9种中间产物,推测非那西丁电催化氧化可能的两条降解途径。采用三维电极反应器处理模拟非那西丁废水,研究了电流密度、废水初始PH值、曝气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在最佳参数条件下,即电流密度为10mA/cm2,废水初始PH为5,曝气量为0.2m3/h时废水电化学氧化4h,COD去除率可达到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