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竞技体育中,运动员和教练员反应的心智游移现象时有发生。但是,运动员心智游移的发生特点是什么?运动员的心智游移究竟会对任务表现产生什么影响?目前尚无证据回答。本研究应用半结构化访谈、问卷研制与调查、静息态思维取样和任务态思维取样,围绕心智游移特点及其对任务表现影响展开了5项研究。研究一,构建运动员心智游移结构模型。18名运动员参加半结构化访谈,采用NVIVO11.0质性分析软件编码发现:运动员心智游移包括诱因、内容和结果3个方面。研究二,研制运动员心智游移量表。563名运动员参加问卷调查,研制出包括3个分量表,10个维度,共42个题项的运动员心智游移量表。研究三,分析运动员心智游移差异。565名运动员测量的结果显示:女运动员弱注意控制引起的心智游移频率高于男性;体能主导类运动员心智游移诱因、内容为运动任务过程、结果为积极和消极心智游移均高于技能主导类;运动员等级越低,心理落差和比赛心境引起的心智游移频率越高,内容为运动任务过程、结果为积极心智游移越多;运动年限越短,弱注意控制、心理落差、比赛心境和躯体感觉引起的心智游移频率越高,内容为运动任务过程、结果为消极和积极心智游移的现象都越多。研究四,揭示静息态运动员心智游移。48名运动员思维取样的结果显示:运动员心智游移稍微高于“空白”的发生频率,且元意识心智游移多于无元意识心智游移;运动员心智游移的内容多为场景,但是不具有时间指向的特性,且大多与训练无关;当心智游移时间指向现在和将来时,与近期生活相关。研究五,验证任务态运动员心智游移。37名运动员思维取样的结果显示:任务越复杂,无元意识心智游移发生率越高;任务越复杂,发生元意识心智游移的反应正确率越低。本研究主要结论为:(1)运动员心智游移结构模型为后续量表的研制和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2)运动员心智游移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有效的测量工具。(3)运动员心智游移的不同维度在性别、专项、运动员等级和运动年限表现出不同特点。(4)静息态运动员心智游移具有自身的群体性特征。(5)任务越复杂,运动员发生的心智游移越无元意识;元意识心智游移对复杂任务表现带来更严重的消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