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我们获取信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之一。因此,高中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应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阅读教学仍更多地把精力放在了分析句法结构和语法结构上。老师几乎不对文章进行语篇分析,学生也只注重对词汇、语法等知识的学习。追根溯源,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有些高中英语老师只追求短期效应,仅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二是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普遍较大,课业担子重。尤其是高三学生,他们还要面对高考的巨大压力,在英语阅读中只一味地追求题目的正确率而往往陷入题海战术。师生双方均忽略了对文章的语篇结构,上下文情境的分析,更甚者,很多学生不知道语篇分析的概念。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新课改的深入,学生的社交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相应的教育方法也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语篇分析理论以其独有的教学优势开始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之中。对于一篇文章而言,最重要的是其结构的完整性和细节的多样性。而语篇分析理论正是通过对文章的宏观整体的脉络把握和微观语素的分析为教师展开生动的教学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渐渐地形成了以学生为核心的课堂阅读教学。笔者通过在北京市海淀区某中学的实地调查研究并结合学生教材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相结合的方式,探寻语篇分析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性。笔者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出高中学生在英语阅读时所出现的问题。随后结合有关语篇分析的相关理论,设计出一套相对应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步骤,并将其运用在实验班的日常教学之中。为了保证检验此法的有效性,在对比班则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一个学期的实验,分析两个班的阅读成绩。结果显示:语篇分析理论能使学生更好的把握文章的整体脉络和行文思路,从而使学生较快、较准确地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和相关细节,使得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准确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