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结式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语法现象。从句法上讲,汉语动结式是由表示动作的谓语动词加上表示结果的补语构成的一种句式;从语义上说,汉语动结式表示一个由致使次事件和结果次事件构成的复杂事件。其分布广泛,能产性高,句式种类多样,结果补语语义指向复杂,因此一直以来成为语言学家们关注的焦点。以往的研究大多将动结式作为一个整体研究而忽略了动结式的个案研究。因此,本文采用Goldberg提出的构式语法为理论框架,以汉语V-黑类动结式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分类及各类的构式义及论元实现机制。汉语V-黑类动结式的主语可为动词的施事,受事,对象,工具等语义角色,甚至可与动词无语义关系,根据主语与动词的语义关系以及结果补语的语义指向,本文将汉语V-黑类动结式分为七个子类,其中四类属于补语语义指向宾语范畴,另外三类属于补语语义指向主语范畴。尽管所有汉语V-黑类动结式都蕴含“致使”义,各子类的具体意义以及论元实现方式却存在差别。除此之外,不同的构式之间可以互相转换,也就是说,不同的构式可以通过凸显不同的角色里描绘同一场景。构式的观点认为,论元结构由构式决定,论元的实现是构式指派的论元和进入构式的动词所指派的语义角色互动的结果。英语动结式遵循语义一致原则,共有两种论元实现机制,一是两个语义角色一致融合,一是论元由构式单独提供。但是通过与其对应的英语动结式相比,汉语V-黑类动结式在语义,句法以及限制方面具有特异性,某些汉语V-黑类动结式论元的实现为违反了语义一致原则,除了这融合和构式单独提供这两种机制外,还有两种实现机制,一是当两个语义不一致的角色合并,二是与动词无语义关系的角色与构式论元统一。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一方面,本文的研究验证了构式语法在分析汉语动结式的适用价值。另一方面,本研究有助于汉语动结式的对外汉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