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背景下英国主流报纸的中国形象构建分析——以2007年8月-2010年7月英国《泰晤士报》涉华报道框架分析为例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pao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形象的好坏,对于提高或降低这个国家的国际地位,促进或恶化其对外关系、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目前全球经济危机不断蔓延,中国政府所表现出来的大国形象备受国际社会的关注。中国应利用好金融危机这一契机,发挥我国的实力,解决好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进一步改善国外对我国的认识,塑造好我国良好形象。   本文以英国的《泰晤士报》为代表的英国主流报纸的涉华报道为切入点,针对英国报纸上的中国形象,着重分析英国主流报纸的涉华报道的诸多特点。通过对《泰晤士报》2007年8月美国次贷金融风暴开始到2010年7月三年间的涉华报道进行总体分析,以及对涉华的经济报道进行的个案分析,可以看出以《泰晤士报》为代表的英国主流媒体的涉华报道呈现的整体形势是:正面报道有所增加,负面报道仍占主导。此外,本文还对英国主流媒体对中国形象持有的态度及原因进行了探究,考察和反思了我国对外传播在提升国际舆论影响力过程中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对改善我国国家形象提出了一些建议。
其他文献
当前,中国正在经历巨大的社会变革,已经进入所谓的“风险社会”时代,传统的突发事件,如地震、洪水、火灾、群体性事件等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频繁,而恐怖袭击、疾病传播、生态危机等新
在中国电影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国有电影制片企业正在谋求转型,通过更为完善的经营机制来实现自身的突破。这其中,诸如中影集团、上影集团等大型国有电影制片企业已经成功突围,
期刊
媒介素养教育被引入中国大陆已有14个年头,已经逐渐深化为具体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动。但是,和国外相比,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还远远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和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且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