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ballb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遗址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载体,是构成城市历史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从城市的根源来探寻发展方向的正确导向,遗址的存在为这个探寻过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遗址之于城市的价值包括历史、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体现,遗址是城市文化价值的原动力,是城市社会发展的底蕴,是文化交流与发展的桥梁。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矛盾在于,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城市扩张与古遗址之间存在相当的矛盾,人口增加导致城市建设用地的增加,使遗址及其周边生态环境随着建设的推进而遭毁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风景园林已经逐渐渗透进城市的各个方面,人们对与城市生活紧密相接的环境及其文化内涵的了解程度逐步加深,于是文化传承的遗址类公园的发展也更多地被关注与重视。由此,我们必须从矛盾中寻求遗址保护与文化传承的策略。在整个社会发展的背景下,遗址公园将遗址保护、环境保护、文化传播、休闲娱乐为一体,它在逐渐兴起。通过保护遗址本体、整治区域环境和建设相关展示设施,遗址公园不但发挥了遗址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和动力的重要作用,且推动了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可以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在文化建设和保护城市文化多样性方面的作用无法忽视。如何在保护遗址的前提下,巧妙地融入城市的整体规划构思,使其符合发展的需要,并有效地发挥遗址的教育功能,同时满足市民的日常生活的功能需求,赋予其新的活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结合遗址公园的建设,可以使很多矛盾化解为如何解决遗址公园的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相权衡的问题。因此本文结合部分案例综合分析在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互相协调的策略实践情况,以扬州的宋夹城遗址公园设计为例,整理扬州的遗址资源的基础上,总结其城市遗址公园的发展、建设特点及发展前景。并通过其特点,建立评价体系,评判遗址公园的资源保护及建设利用情况。由此,本文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来研究遗址公园的评价体系及利用此评价体系论述扬州遗址公园保护利用情况。首先通过城市遗址公园保护利用理论研究来建立对于遗址公园保护利用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研究城市遗址公园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的评价体系,借此扩展遗址公园在城市建设总体框架中的认识。最后,对以上的评价体系及总结性结论进行分析,并做出评价,通过正反两个方面对遗址公园保护利用做出总结,提出优化处理的可能性,并为遗址公园保护利用与城市协调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本文对碳纳米管的制备、纯化、分散及其光电热等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制备了高度定向的碳纳米管,采用盐酸处理金属催化剂颗粒,超声振荡分散切断碳纳米管,不同孔径的滤纸多
本报讯(记者杨丽红)12月8日至9日,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树民为组长的市人大视察组对我市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视察。$$ 市委常委、副市长苏爱国及市政府办相关负责同志参
报纸
本文针对变电设备的跳闸故障提出了相应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通过对35kV大山铺变电站1号主变故障的多角度和全方位的分析,找到了主变故障的可能原因,提出了若干防范措施,为复杂情况主变故障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参考,也提醒电力系统运行单位必
中国古代壁画精湛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技巧,以及独特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依然是当今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如何借鉴中国古代壁画进行现代油画创作是值得艺术家思考的问题。笔者
在基坑的施工过程中,采用合适有效的围护技术是非常必要的。灌注桩作为基坑的围护技术之一,有其使用中的特点和优越性。本文中笔者将结合具体的基坑施工案例,阐述灌注桩的使用优
人类有着无穷无尽的想象力。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中,对相同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