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中词语变异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的诞生和飞速发展给人类的信息传播和交流方式带来了深层变革,给社会使用的语言也带来了重大的影响。网络时代中的发展变化反映了人类思维方式和交流方式的变化,从而使语言呈现出变异性的特征。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加之网民在网络环境中主要是通过键盘输入而不是语音进行语言交流,所以网络流行语的变异主要表现在词汇层面。词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词语变异一般指的是词语的能指和所指关系被打破、词语原有的能指形式被改变或词语原有能指被赋予新的所指内容,使词语的形式和内容发生某种程度的偏离。  语言学界对语言变异和网络语言进行了较广泛的研究,涉及网络语言中的词语变异的研究缺乏系统性,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普通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较为全面地研究网络流行语中的词语变异现象。从掌握的网络语料来看,网络流行语中词语发生变异的类型,主要表现在词性、词义和词形方面。以一个词语原来的词性为参照,网络词语的词性变异包含名词、形容词、动词、拟声词、量词的变异,词性变异的同时也会引起词义的变异。词义变异表现在理性意义和感情色彩的变异。词形变异是词语的表现形式即能指发生了变异。网络流行语中词语变异实现的方式从修辞角度和认知角度进行考察,修辞方式中包含词形和词义的变异,如谐音修辞创新词语表达形式,别解修辞造成词语能指和所指关系的重新组合;认知方式中包含词形、词义和词性的变异,如隐喻思维方式中的语音、语义和语法隐喻,转喻思维方式中的语音和语义转喻。词语变异的原因有社会发展、语言接触、社会心理等外部原因和语言要素的相互制约、语言的类推机制等内部原因,网络语境中发生变异的词语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网络流行语中的词语变异现象具有普遍性和时代性,这种现象的存在对语言规范和语言教学产生了深刻影响,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对这些词语的使用规范是我们应该持续关注的内容。
其他文献
三峡位于中国长江上中游,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的南津关,由西向东依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个峡谷,全长192公里。   古往今来,三峡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的目
为了弄清傣语的历史,本文从两个方面做了初始的工作。一是对傣语的语音系统,尤其是声母系统进行分类,然后用傣语德宏方言跟泰语、西双版纳傣语进行历史比较。二是利用孟尊贤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