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南山地城镇建设具有地形条件复杂、建设难度大、生态环境敏感等特征,随着快速城镇化的发展,西南山地城镇扩展迅速,受到复杂地形的制约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山地城镇形态更趋多元化,内部结构多维立体化发展趋势明显,因此对西南山地城镇形态复杂结构特征的研究是西南山地城镇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在西南山地城镇复杂地形及城镇形态典型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复杂网络理论与方法,构建西南山地城镇形态网络模型,从整体上把握山地城镇形态的复杂性与系统性,为西南山地城镇形态发展提供规划优化策略。首先,本文梳理了西南山地复杂地形及城镇形态特征,对城镇建设区域地形地貌及城镇形态进行分类总结,在此基础上,选取16个西南典型山地城镇作为研究对象。对城镇形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为后文城镇形态结构特征研究及规划优化策略的提出提供依据。其次,运用复杂网络理论与方法,从城镇形态建设用地与道路连通关系出发,对山地城镇形态网络进行现实系统抽象,构建山地城镇形态建设用地连通网及道路系统协同服务网,并进行网络统计属性分析。在网络统计属性计算下,对山地城镇形态主要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包括连通性、组团结构、均衡性、稳定性四个方面,针对这四个方面结构特征构建计算指标体系,进行静态与动态的分析评价。可以看出,山地城镇形态复杂结构连通性整体较差,呈现“金字塔”连通结构特征、局部不均衡性明显、呈现明显的组团结构特征,以及不同动态干扰测试下城镇形态稳定性差异较大等。然后,在网络结构特征计算的基础上,回归现实,从山地城镇形态“地形阻隔”现象识别、山地城镇形态结构特征挖掘以及空间效应三个层面进行西南山地城镇形态复杂结构特征研究,得出:1)西南山地城镇形态呈“集聚-破碎-不均衡”空间分布特征;2)西南山地城镇形态呈“多组团-圈层”结构特征;3)西南山地的城镇形态连通通道特征明显。最后,在西南山地城镇形态结构特征挖掘及空间效应分析的基础上,对城镇形态结构特征的现实意义进行分析,确定山地城镇形态发展建设的规划优化思路,构建规划优化策略体系。主要从城镇形态组团识别、连通通道识别及规划、内部道路连通规划三个方面进行规划优化研究,并从规划设计及管理两个层面提出相关策略意见,提升山地城镇形态结构的连通性及稳定性。本文对西南山地城镇形态进行了复杂结构探索,在理论层面上尝试了复杂网络理论、方法在城乡规划领域的交叉研究,也提出了西南山地城镇形态发展的规划优化策略,希望为西南山地城镇形态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新方法和新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