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当代水彩画正处于东西方艺术交融的文化浪潮之中,面临着借鉴与融合,传承与创新的双重任务。如何借鉴西方水彩画语言从而丰富东方水彩画语言;如何继承传统美学思想创新当代水彩画理念,使我国水彩画更具有民族特色的课题一直备受重视。可以说自水彩画传入中国起,各水彩艺术家就研究至今,而且经几代水彩名家的努力也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水彩画创作中也早已引入“意蕴”这一美学概念,并把“气韵生动”作为重要评判标准。作为新一代水彩画研究者,创新是我们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欲要推陈出新,必要先对传统美学思想和绘画理论有深入的了解。美学家宗白华在谈到艺术发展规律时曾说:“历史上每向前一步的探索,往往伴随着向后一步的探本穷源”。“温故而知新”本该是一切学术界应有的态度,绘画领域和美学领域自然也不例外。十五至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追溯的是古希腊艺术,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向往的是中世纪的情怀,而二十世纪的艺术的又探究到原始社会的质朴。因此要想有所突破和创新,对传统美学思想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谢赫“六法”中“气韵生动”的艺术理念作为我毕业创作的理论支撑。研究生学习期间,在学习基本理论的前提下,我结合自身毕业创作进行实践,试图对水彩画精神意蕴的生成以及“气韵生动”目标的达成进行深入的剖析研究。本文从研究美学思想入手,首先阐述了“气韵生动”的美学内涵;然后具体分析了“气韵生动”在西方水彩画中的体现;最后结合自己的毕业创作针对如何具体实现“气韵生动”这一终极目标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此,我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更高层次的美学思想指导和完善我的水彩画创作,使我的作品从幼稚走向成熟,最终能够坚实的扎根于水彩画创作土壤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