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事关全国农民的幸福,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乡村要实现振兴,就要有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农村人才队伍作支撑,农村实用人才是我国农业人才力量的中流砥柱。近年来,吉林省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开展了大量探索和实践,在农村人才发展环境、培育力度、引进举措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各类农村实用人才不断涌现。但是从总体上看,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方面,农村实用人才供需矛盾突出、人才综合素质水平偏低、队伍老龄化和人才结构不尽合理,另一方面,人才工作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培训机制不健全、政策机制不完善、人才成长发展载体较少、投入和宣传力度不足等。本文通过阅读文献和实地调研,充分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吉林省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相关理论与实践经验,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基础,针对当下吉林省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制约人才发展的因素,借鉴发达省份的先进经验和模式,突破固有模式,抓住关键问题,聚焦主要矛盾,深入分析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创新工作方式和建设模式,得出吉林省适用的对策和措施。本文由六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绪论,阐明研究背景及意义,简要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研究思路和方法,并理清拟解决的难点、重点问题,以及主要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解析农村实用人才的概念和分类,论述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内容,阐释政府与市场在人力资本配置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和各自发挥的作用,分析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关系,归纳人力资本理论;第三部分,通过数据对比和资料分析,总结吉林省农村实用人才的现实状况,并介绍吉林省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成效和具体举措;第四部分,研究吉林省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分析成因,为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奠定基础;第五部分,剖析国内发达省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典型经验,得出相关启示;第六部分,从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工作的总体方向、机制体制创新、人才分类推进、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研究,得出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对策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