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CRET)是将化学发光反应所产生的能量从能量供体转移到能量受体的非辐射能量转移过程。而且,化学发光具有高效快速、灵敏度高且无背景光干扰的特点,通常被用于检测痕量物质。近年来,石墨烯纳米材料引起各界研究学者的重视。其中氧化石墨烯,来源于化学改性的石墨烯,其优点包括了表面具有大量含氧基团,在水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以及比表面积大等,现一般应用于传感器以及药物传输方面。在化学发光体系中,常被作为能量受体,能够导致荧光猝灭。另外,氮掺杂氧化石墨烯,相比与氧化石墨烯,其表面含有酰胺基、羧基、羟基等官能团,具有更好的光学性质和稳定性。同时,由于氮掺杂石墨烯纳米片具有良好的荧光特性,而且其表面易被修饰,因此能够将氮掺杂石墨烯纳米片作为能量受体应用于化学发光体系中。而且,经研究发现,氮掺杂石墨烯纳米片对于TCPO-H2O2化学发光体系具有增敏作用。长余辉发光材料,在紫外线或者可见光照射下发光,并在停止照射后仍能持续发光,在传感成像、荧光探针、光学开关等领域中的潜在应用吸引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目前大多数化学发光研究集中在“闪光型”发光中,而含有长余辉材料的水凝胶能够进行长时间的发光,改善“闪光型”发光时间短,能够扩宽化学发光的应用范围。不同的长余辉材料具有不同的余辉性能,部分长余辉材料的余辉时间能够达到2000 min,甚至更长。在此,本论文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表面活性剂辅助-再沉淀法制备了荧光素纳米粒子,以及以柠檬酸和氨水为原料,利用水热法制备了氮掺杂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并使用扫描电镜、紫外分光光度计、磷光/荧光分光光度计、傅里叶红外光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结合XPS光电子能谱仪对两者进行了表征,研究其光学特性。然后基于TCPO-H2O2作为能量供体,荧光素纳米粒子以及N-GONs作为能量受体,构建了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双受体体系,建立了一种新的对苯二酚检测方法,该方法的检测限为0.03nmol·L-1(3σ),线性范围为0.1-80 nmol·L-1。(2)以TCPO-H2O2体系作为能量供体,氧化石墨烯纳米片以及FAM-ssDNA作为能量受体,构建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双受体体系,并通过利用DSN酶循环放大信号,对miRNA-21进行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检测限为1.1×10-1414 mol L-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0%(miRNA-21的浓度为1.0pmol L-1)。(3)利用长余辉发光材料(SrAl2O4:Eu2+,Dy3+)与壳聚糖水凝胶的结合,并且在该体系中加入铜离子,构建了化学发光检测分析平台,建立一种检测谷胱甘肽的新方法,其线性范围为0.01-8μmol·L-1,检出限为3.3 nmol·L-1(3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