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近年来国家的高速发展,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物质需求的不断满足,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同时首次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李克强总理在两会期间答记者问时表示“看病是最重要的民生问题”。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因此对于健康问题国家不容忽视。提升国民的健康素质最主要的是从基层抓起,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以满足农村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进而提升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水平,实现“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农村劳动力作为农村家庭的经济支柱其健康状况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因此,本研究将选取农村劳动力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探寻农村劳动力群体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以期反映出整体农村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农村劳动力就医选择行为是其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重要体现,也是基层卫生资源配置、农村居民实现有序就医的重要基础。文章基于行为决策理论、福利经济学、消费者选择和效用理论及就医行为学的基本理论阐释了个体就医选择行为的规律。利用2016CLDS数据,总结描述了农村劳动力就医选择行为特征,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从个体禀赋、医疗消费、健康保障因素和医疗卫生资源特质等方面对农村劳动力就医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根据研究结论归纳总结出整体农村居民就医选择行为中存在的问题,最终给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及研究展望。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个体特征变量中,自评健康状况对农村劳动力就医选择行为有正向影响;经济状况与医疗保障变量中,农村劳动力的就医选择与家庭一年的医疗保健消费支出、近两周看病自付费用和家庭有无欠债显著相关;医疗资源配置变量中,交通便利程度在部分类别上对农村劳动力的就医选择行为有显著性影响,县城/区医疗机构耗距和医疗机构数量对农村劳动力的就医选择行为有较大影响;交互项中,县城/区医疗机构耗距同交通便利程度的交互项对劳动力个体的就医选择行为有极显著影响。本研究论证了自评健康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医疗健康消费情况、农村卫生资源分布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村劳动力就医选择行为。为引导农村居民的有序理性就医,本研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从经济入手,减轻农村居民的医疗负担;第二,推动社会办医,发展农村健康产业;第三,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提升健康乡村卫生服务利用率;第四,“差异化”配置基层卫生资源,促进健康乡村卫生服务均衡发展;第五,吸引人才下基层,为基层医疗服务提质;第六,改变就医观念,重视疾病预防;第七,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夯实健康乡村建设基础。